「為什麼他上了這麼多課程,一年後主觀或客觀條件都更好了,而我卻什麼也沒有改變?」
身邊有些朋友假日都會去充電,為什麼要學習?多數是為了更好的自己,無論是有形上或無形上的改變。但學習的結果有很多種,想要「有效」還是「速效」?這兩個不相衝突卻也有點不一樣,有效不一定速效,速效不一定永遠有效。我的背景是一位臨床心理師,過去很多時候是陪伴個案走過一些他們不舒服的時刻,會來找心理師的人,一開始通常不是說:「我好快樂,想跟心理師分享我的愉悅。」(當然這是心理治療的的目標之一)。更多的時候是:我覺得生活好像有部分有些狀況,需要協助。
這時候我們會思考,什麼是當前這位個案需要的?可以立即讓他好過一點的(速效)?同時也會思考,就長期而言我們希望陪他到哪裡?或者怎麼讓他知道自己的盲點,讓個案未來能避開這些不怎麼愉快的經驗,又或者遇到類似狀況知道怎麼處理面對(有效)。所以,好的學習狀況,應該是速效和有效兼備。
搭著鷹架,創造無價
回過頭來看自己學習的歷程,其實上過不少課程,遇到不少共學的夥伴,甚至遇到很多貴人願意拉我一把。學習開始,需要比自己強的人拉自己一把,讓自己有所突破。
心理學家Vygotsky以「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來闡述學習歷程中相互調整的動態本質,依據近側發展區的概念延伸而來的鷹架作用(scaffolding),則說明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與調整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發現,每個人的基礎能力,可以透過教育訓練,達到另一個層次;而達到另一個層次,再透過另一次的教育訓練,會再讓自己繼續往上攀升;這個歷程稱為鷹架作用。 |
依據鷹架的概念,有一種教學模式稱為「逐步釋放責任模式」,一開始是教師示範怎麼做,接著引導學生練習,這時候學生是透過協助來獲得知識,教師透過搭建鷹架,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然後讓學生可以獨自學習,最後一步是讓學生可以引導自我學習,這時候不需要教師的協助,就可以完成教重要與複雜的作業。在這種逐步釋放責任的學習,一開始是教師負責教學,中間是師生共同承擔學習責任,最後是學生要負全責。
最終,學習會不會產生長效的影響,就看學生學到技巧後,有沒有反覆練習與應用,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就像過去面對心理治療的個案,先透過衛教與心理治療,教導一些方法技巧,然後鼓勵個案去嘗試練習,當然有時候他會緊張害怕,但當他願意依照一些原則去做的時候,往往這就是改變的開始。
學習和心理治療一樣,都是前進後退交錯,不太可能一蹴可幾。方向對了,還要有專業的教練,才能更快達到目標。 |
能爬多高,看教師、看同儕與看自己
當自己學習有所突破,下一次經歷成長,則需要不同的觀察,不一樣的體會。就像以前念書在解應用題時,老師都會先給予一些公式,然後熟稔公式後慢慢遇到較複雜的問題,好像比較能抓到手感去解,而同儕互相請益也往往激盪出巨大的力量。
在這一路的學習中,我以前中國醫的同事黃郁純醫師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共學夥伴之一。我曾參加過台灣菲斯特「簡報2020」的課程,而她更猛,參加了2次「簡報2020」的課程(這是她參加第一次簡報2020。盛夏心得)。
明明是同樣名稱的課程,但她卻參加了兩次,為什麼?(這是她參加第二次簡報2020。冬學的報導)
我好奇地聽了她課後的分享,發現了三個重要的關鍵:
一. 掌握課程精隨,豐富多元運用(看教師)
她在課程中可以很快地吸收知識,並且馬上運用公式,這是所謂的立即可用的速效。而第二次上課把相同的部分再次強化,不同的部分思考背後原理。台灣菲斯特的講師都把自己逼到絕境,在大原則底下仍要端出不一樣的內容,而黃醫師可以在大原則裡看見講師不同運課技巧,而在內容差異的部分深化運用到自己的專業場域。
很多參與過簡報2020課程的夥伴都說:每次課程都不太一樣。台灣菲斯特的課程設計,就是在主架構底下,調整多元內容;所以有時候會有視覺紀錄、有時候會有簡報心理學、有時候還會端出教材教具設計。讓即便曾經聽過課的學員,仍有不一樣的體會與感受。而這也讓她有機會教學分享的時候,同樣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二. 跨領域共學,增強「社會助長」(看同儕)
我過去上許多講師的公開班,除了教師的授課內容,我覺得收穫更多是來是跨領域的激盪,像我的背景是心理學,工作領域也多在醫療場域;但在課程中可以接觸到銷售、業務、傳產、工程師…等不一樣的職業,同一個課程內容居然有不一樣的觀點。
菲斯特著重小組學習的「團體凝聚力」,這來自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團體凝聚力高可以帶來更佳的成就。而除了團體凝聚力外,其實黃醫師每次的表現都遇強則強,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裡稱為「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也就是遇到高手的學習環境,會增進自己的表現。
三. 自身思考延伸,提升「自我效能」(看自己)
黃醫師在第二次上課後,聽他的分享明顯多了對自己的反思,感覺她參與第二次的「簡報2020」不只是簡報,還多了時間管理,以及思考自己的關注圈與影響圈。她已經有了簡報技巧,但是她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定位,從簡報到生命的轉變,讓我想起了心理學家Bandura提到「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在特定領域中是否能成功執行或完成任務之能力的綜合性判斷與知覺。
簡單地說,自我效能是一種相信自己有沒有辦法達到的感覺,當自我效能越高的時候,越能夠按部就班有計畫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構成自我效能的資訊可從個人經驗、工作任務及環境中的其他人所提供的觀點處獲得,或許就像在她分享中,有一句話是「從容優雅」,反應出從一種焦慮狀態進入另一階段成長的感受。或許,菲斯特傳遞的不只是簡報,更是一種學習的哲學。
松下幸之助說過:「名刀是經由反覆捶打鋼鐵,才能鑄造出來,而核心的價值亦是如此,必須砥礪磨練,才能繼續傳承。」
給自己一個增進自我效能的機會,體驗心理學帶來的提升:機會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