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一直都很厲害,只要在你出手的時候很厲害就好。
|
人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為求迅速與有效判斷,而採取的直覺法則或捷思,較依賴個人經驗累積的思考與推理模式。Kahneman 和Tversky認為,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時,傾向於直覺地依據過去經驗做出判斷與決策,每個人在做決策時,不但會受到個人主觀情緒的影響,也會受到過程經驗的影響而採取捷思式思考模式。
心理學家發現人的思考有一種叫做「確認偏誤(conformation bias)」,也就是個體選擇性地閱讀與回憶有利內容,而忽略不舒服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更白話一點說就是:對於外在的訊息,個體通常只會看到他想看的。股神巴菲特(Buffet)說過:人會做的事情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可以完整無缺地保持下去。
舉例來說,先前經理人分享一篇文章:「價格不是數學,是心理學!」從心理學看大家為什麼那麼在意漲價的魯肉飯。而這篇文章的結構五大段,一開始僅是透過鬍鬚張魯肉飯的事件來說明心理學現象,但是許多人的回饋開始進入了確認偏誤中,像是:價格也是可以炒作、鬍鬚張的魯肉飯不好吃、一間漲價可能會帶動其他物價飛漲…可是這篇文章其實從頭到尾沒有提到支持或反對漲價,僅是透過這個現象來詮釋生活中的心理學。可是多數人還是或著重在鬍鬚張價格調漲的爭論中。
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沒有評論漲價的合理性,僅是透過這個故事來詮釋心理學的現象。不過我自己也支持鬍鬚張漲價,很多人都不知道鬍鬚張也是有本事把店開到國外的產業。
|
人類思考常出現的迷思
● 象徵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這種捷思是利用某種典型事物的相似性而分類該事物。人類會對最近發生的事情給予比較重的權數來評估未知的事件機率。指個人總是以過去刻板的印象做判斷,而忽略其可能以偏蓋全所產生的風險。
很多人認為拋一枚均勻硬幣,如果前六次的結果都出現正面,那麼第七次很大機會是反面。因為這個結果「感覺」比較正常,但事實上,每次拋硬幣的結果都是獨立的,不論之前的結果如何,下次的結果都是半數機會正反。
統計是多數,但多數的結果無法預測少數的事件;投擲硬幣的正反面,當然每次都是獨立事件,但如果剛好前面有六次正面,最後人還是會覺得第七次應該要是反面。就像樂透彩,大家都會直覺認為開過的號碼短期不會再開,但是每次的開獎也是獨立事件,所以開過的號碼還是可能再開。
|
● 定錨與調整捷思(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
判斷時會以原先的依據做為指標。有時人們會先選擇一個基準點(這個動作稱為定錨),再來進行調整(adjustment),而後做出決策。
請大家回答一個問題:澎湖的島嶼高於20個還是低於20個?然後猜猜看澎湖是由幾個島嶼組成?或許大家會猜一個數字。
接著再請大家回答:澎湖的島嶼高於80個還是低於80個?再猜猜看澎湖是由幾個島嶼所組成?這時候兩個猜測的島嶼數目可能會有些差異。主要原因是一開始20和80個島嶼就先給大家一個基準線,而多數人的預估都會在基準線左右,而20或80就是一個定錨效果,通常給予80個島嶼基準點的人,會猜測澎湖組成的島嶼數目會多一些。
當給予一個基準點的時候,大家就會在那個基準點附近去調整預估值;價格也是一樣,通常都會給消費一個錨點,讓成交價格在那個錨點附近。
|
● 心智模擬捷思(mental simulation heuristic)
對於事情發生可能性的捷思方式,個體以「想像的難易度」作為判斷依據。
請大家想想:飛機對撞和彗星撞地球的機率誰高?
一般人直觀會認為飛機對撞,但實際上彗星撞地球這件事的頻率比較高,彗星撞地球的機率遠大於飛機對撞,只是因為個體「很難想像」這件事情發生,因此會認為其機率相對較低。
● 反應性思考(reactive thinking)
人也會常使用反應性思考,也就是傾向用直覺反應來處理外在訊息;但是實際上個體的直覺反應未必是正確的,例如:台灣最北的機場是哪一座?多數人其實會答台北松山國際機場。但實際上桃園國際機場的緯度比松山機場還要高,但因為多數人透過經驗覺得北部是「南下」到桃機,中南部抵達桃園,不再「北上」。因此直覺經驗就是松山機場最北邊。
其實桃園機場的緯度比松山機場還要高,但多數人會認為台灣最北的機場是松山國際機場。這是過去經驗對於判斷的影響,而產生的反應性思考。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人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理性,而是在判斷過程中容易有偏差,而且這些偏差容易自然而然產生,所以以要特別花力氣去練習思考,也檢視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思考常出錯,所以更要練習思考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於思考的面向,成功的人常會建立心智模型來規劃藍圖,然後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遇到困難會想辦法找出理論解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當問題已經成形,誰是抱怨者、嘴砲者或肇事者都已經不重要,誰能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未來,不是一件事情,而是好幾種互相牴觸的可能性加再一起,由最後其中一種可能性出線。但是人在思考上,對於問題會有注意力偏差,專注在我們希望發生的事情,但卻忽略了較可能發生的事情。十年後的環境變化可能比以往更大更嚴峻,一直沿襲同樣的作法,很難達成計畫;而「質疑」現在的自己很重要,真心話互相撞擊,才會產生理想的空間;勇於面對自己,才能更了解自己。導演盧建彰(Kurt)就分享過:我思考,不代表我的思考一定比較好;但我不思考,一定比較不好。
Kurt說:「不要讓人覺得,你只有新鮮的肝,而該是有新鮮的腦。」
要有新鮮的腦,就多用大腦吧!
|
不論人或企業,做事情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用這樣寶貴的時間追逐他人在做的事情,或者抱怨其實有點可惜;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會做事的人」還是「做好事的人」,前者是工作能力與專業技術高,後者是人格特質優秀的人。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可以在成為或做事的人和做好事的人之前,先成為一個「人」。
職業,只是謀生的工具;但志業,卻是讓人足以燃燒熱情的天命所在。學校的分數只是代表現在的知識,職場的主要績效指標(KPI)只是代表過去的績效,但難以預測未來表現;我們應該練習用未來的眼光審視現在,並不是用過去的經驗來框限未來。要能夠全盤思考不容易,因為多數人都用過去的經驗,套用現在的狀況,甚至試圖解決未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