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什麼是IQ

智商是透過標準程序獲得的,不是隨便就能測到。
  

      多數的父母,都會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若問這些父母什麼是智商?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就是聰不聰明。如果你心裡也認為智商就是聰不聰明,那你就大錯特錯。
       智商僅是一個分數,智力才是能力的表現。心理學研究幾乎無法直接測量的概念,像是你可以透過體重計測量體重,耳溫槍測量體溫,血壓計測量血壓。但我們無法用任何儀器來測量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你有聽過用儀器測量個體的幸福感、憂鬱指數、生活滿意度、戀愛感受、無助感等嗎?沒有嘛!所以心理學很多概念都是無法直接觀察,需要透過「行為指標」來推論。

不同的智能理論,從多元角度看智力

    不同心理學家,目前對於那些特質或能力,可以指稱智力有不一樣的看法。像是Spearman認為人類智力包括著兩種因素:「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和「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智力的一般因素指稱智能是表現在一般性的活動上,一般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即是一般因素的能力。智力的特殊因素,其心理功能是表現在特殊性的活動上,也是個體在某方面表現的異於別人的能力。Thurstone提出「基本能力(primary abilities)」學說,其認為智能包括:語文理解、語詞流暢、數字運算、空間關係、聯想記憶、知覺速度與一般推理等七面向的能力。
    後續當然還有像是Guilford提出「智能結構論」、Carroll「智力三階層理論」。但不管怎麼樣什麼樣的理論,這些智力模型都意謂著一個現象:一定有比較少數的心智能力構成「智能」。所以心理學對智力,其實還沒有共識,因為有些人是從因素特質來描述,有些是從能力表現來描述。但不管怎麼樣,大多同意智力是:「抽象思考和推理能力」、「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組合。
       但是,傳統的父母似乎都把智商和「聰不聰明」、「成績好不好」、「能不能上好大學」畫上等號。因為,多數人都只在意分數,卻不在意能力學生在學校考得分數再高,只有出了學校,還能將夠繼續使用的知識,那才叫能力。不然怎麼有那麼多傳統定義聰明的孩子,出了社會卻出現生活適應的困難。
智商不是靠紙筆測驗的學業成績,知識不等於能力。但我們多數可能都聽過:「把書唸好就好,其他不用管」


智能是來自先天還是後天?

       過去認為智商是由遺傳決定,且長久穩定不變。但其實嬰幼兒時期的智能表現單一指標,無法完全預測成人的智商分數,因為還有環境的影響,基因再好的孩子,你給他環境剝奪與心理壓力,你覺得他能表現出應有的智能嗎?或者,如果智力是全由基因決定,那為什麼還要鼓勵孩子認真學習?
       回過頭來看,其實行為遺傳學家透過家族研究來評估遺傳對行為的影響,一種是雙胞胎研究(twin study,一種是領養研究(adoption雙胞胎研究是想看生活在一起的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彼此在心理學不同特質上的相似性差異有多少?因為同卵雙胞胎共同的基因是100%,異卵雙胞胎共同基因是50%領養研究則是看養子女會與自己相同基因的父母相似,還是會和生活在相同環境中的養父母相似。如果養子女在智力表現和親生父母相似,那麼基因對於智能就具有一定影響力。
       不管怎麼樣,這些心理行為遺傳學者利用統計技巧來預估某一特質歸因於遺傳因素的變異量,通常用「遺傳係數(heritability coefficient)」來評估,遺傳係數從010代表遺傳毫無影響力,而1代表完全受遺傳所影響。智商遺傳影響力預估大概是0.52左右,也就是遺傳對於智力僅有中等程度的影響。好加在只有中等程度的影響,不然後天努力幹嘛?你出生就決定了你聰不聰明。
       而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我們對於大腦的訊息處理和問題解決模式有較多了解,因此心理學也從大腦和行為的關係來了解智能;而面對一個問題的情境,在處理相關的刺激的時候,都與我們過去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直接或間皆經驗有關聯,因此智能發展也同時牽涉到了大腦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大腦的神經網絡會根據我們的學習,產生新的連結或者出現修剪。不管怎麼樣,社會環境的刺激是可以增進智能表現,像是增加學習經驗、健康生活環境、穩定的家庭關係、良好的社經地位等。所以,我們的智能其實是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結果。

智力如何測量?

  想要知道智商,就得透過心理測驗(不是報紙上給你從圖片中四選一那種心理測驗),心理學領域指稱的心理測驗是一種行為取樣的程序和工具,通常具有客觀化、系統化、計量化和標準化的過程取得資料,而所蒐集的行為樣本資料需要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測驗數據會跟你說多數的人出現的結果會是怎麼樣?或者你和自己比較後的結果是怎麼樣?(這牽涉到統計學和心理計量,有機會再分享)
  目前心理學常用的智力測驗是「魏氏智力測驗」,他是一種透過「常模參照」的測驗,所謂常模參照是指在評量後依據個人的分數在團體中所佔的相對位置來加以解釋。也就是個人智力分數的意義是和其他人比較獲得,簡單地說就是把全台灣人按照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年齡層看他們智商的分布,然後測你的智商和全台灣人比較,看是落在哪裡?分數是屬於排名前面的(天才),還是排名後面的?(可能為智能障礙)
       過去智力測驗常著重語文測驗,但是對於有閱讀障礙或者語文困難的對象不太公平,所以魏氏智力測驗就引入非語文測驗,以評估不受語言限制的能力,因此還要讓受試者操作一些作業,這部分與語文能力較無直接的關係,所以相對較不受到語言的限制。臨床上常用的是魏氏智力測驗,其常模呈常態分配,平均分數是100,標準差為15(所以如果有人說他的智商180,如果以魏氏智力測驗的分數,那就是超過平均將近5個標準差,基本上要不是真的是天才,不然就是唬爛)。
       一般來說,如果魏氏智力測驗的分數低於平均兩個標準差(智商為70以下),而且是幼兒時期開始出現發展的遲緩,那就要考慮智能障礙的可能性。但我們先前說到幼兒心理功能的發展,其實容易被忽略的。(請看寶寶的生長曲線,那心理曲線呢?

皮紋分析能測智商嗎?

       很多家長很想要知道孩子的智商或發展,然後曾經有人接受過所謂「皮紋檢測」或「皮紋分析」。不管是什麼,他的原理是:指紋紋路不會改變,只會變大變小,因此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特殊性,因此用指紋或腳紋去解釋大腦皮紋,以預測孩子未來的發展。
   
        先講結論好了:大腦的皺褶或紋路,和聰明才智沒有相關。指紋和大腦紋路也沒有相關。好啦!假設假設假設指紋和聰明才智有相關好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既然指紋不會改變,那不就也意謂著你的智力也不會改變嗎?那嬰兒打從娘胎生出來,就壓個皮紋,如果孩子是屬於不聰明的那個,那你也不用特別去教導或訓練了呀!因為指紋和孩兒的智商一樣不會改變呀!
       所以,皮紋檢測其實和報紙上的趣味心理測驗一樣,想檢測就抱持著好奇心去「玩玩」就好,但如果真的當真,心理學告訴我們有所謂的「自證預言」或是「畢馬龍效應」,你怎麼看你的孩子,大概就會長成你覺得的樣子。如果皮紋跟你說孩子是天才也就罷了,萬一跟你說你的孩子是不聰明的呢?所以呀!若真的想要知道孩子的智能發展狀況,還是請至醫院找臨床心理師做評估唷!

智力能預測什麼?

學業表現
智力測驗原本發展的目的,就是要評估孩子在學校表現有多好,因此能預測學業表現,通常智力越高的孩子,比較不容易輟學,也較能完成高等教育。但是智商和學業表現是中度相關,且是用團體的趨勢統計得來,並不應該單依一個測驗分數來評斷一個學生未來成功與否。
職業表現
智商較高的人或獲得較好的工作?工作表現較為優異嗎?甚至獲得成功嗎?其實智商和職業表現有一定的相關,但也僅是中度相關。因為職業表現牽涉的因素太多,一般面試也不會僅依賴智力分數來決定是否進用。通常判斷日常問題以及採取步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通常稱為應用智力,應用智力會比一般智力分數預測力較高。
生活幸福感與健康
聰明的人會過得更健康、更快樂也更能適應生活嗎?其實,高智商並不保證健康、快樂或成功,心理學研究發現大部分適應良好或成功的人,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是高教育程度,且提供他們更多愛及智力刺激。如果以一個極端的例子來看,智能不足的人是不是就過得不快樂?其實心理學研究發現他們可以從事辦技術或非技術性的職業,透過訓練他們仍可以過一定滿意的生活。

智能不是萬能

       雖然智能可以預測某些表現,但智能並非萬能。臨床心理學裡總是存在通則性模式(nomothetic model)與特異性模式(idiographic model),通則性模式以理論驗證為主,因此假設所有臨床個案具有共通性,而特異性模式則是以建構個案一個人的心理學為主。也就是在統計上或理論上,多數的人「理論」「應該」要怎麼樣,但回到我們眼前的個案,到底他是照理論走,還是不照理論走的那位?所以知道智商,其實也僅告訴我們究竟孩子目前的狀況,也讓我們預測未來「可能」的表現,但統計不過是幫助我們判斷,絕對不是百分之百。即便智商測出來是低於平均,但你怎麼知道眼前這位孩子是可以訓練改善的?還是會持續惡化的那位?
       過去我們總希望透過教育,改善孩子的能力,理論上我們期盼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孩子的智能表現。但現在多數時候,智商被過度解讀或濫用的結果,似乎變成只有智能表現較好的孩子能接受較好的訓練,站在教育的立場,這其實是很扭曲的現象。
      智商,不是只有用成績好壞來表示。哈佛大學學者Gardner提倡「多元智能」,他長久以來反對標準化測驗,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於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他認為多元智力包括:語文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智能存在智能。這樣的概念對於教育界最大的影響,就是尊重學習的個別化和多元化,尤其科技更讓個別和多元變得可能;過去,孩子若音樂表現好(音樂智能)、體育表現優異(肢體動決智能),父母一定不會覺得孩子是聰明的,甚至過去還存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偏見。但Gardner認為這些都是智能的表現,教育應該是適性揚才,但是僅著重於背誦知識的填塞,忽略孩子的興趣潛能,那又怎麼能「適性」?如果適性都做不到了,那又如何「揚才」?

我們總興奮體壇的台灣之光,但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往體壇努力,你能接受嗎?

 

       最後,Gardner也認為智力應該是一個測量個人解決問題能力的指標。如果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智能的一環,那要怎麼提升呢?我會跟你說:要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就是–「去解決問題」。媽寶!不就是一群不練習解決問題的孩子所組成的代名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