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事件來學心理學 – 團結力量大?或是烏合之眾?

人總是健忘的,事件發生的時候印象深刻,小心翼翼,但通常過了三個月後就會忘得差不多。


       最近有幾個事件大概都和群體活動脫不了關係,一個是某大學教授召集成員團體,疑似出現公審事件;另一個是每逢颱風總是會有群眾圍著地勤,然後大聲咆嘯。今天不來談這些事件的是非對錯,我們從心理學來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專家的過度自信

       AlpertRaiffa1982)發現人總是會高估自己的學識與能力,這樣的現象稱為「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也就是人「自以為知道的事情」和「真正知道的事情」總是存在著很大的落差,而且專家學者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特別是環境變化很難預測或者問題難度較複雜時,專家很容易依賴理論模型或者過去經驗,使得自己錯估情勢。過度自信使個體高估自己的知識、低估風險,並誇大自己的能力。而群眾面對權威的時候,也會產生另一種思考的偏誤,就是認為專家提出的意見就是對的,民眾對專家的說法容易產生盲從,
       其實現今社會常常對於專家的定義不清楚的,以為只要有某個學歷、通過某個考試或者擁有某個頭銜,他就是那個專家;偏偏許多專家的意見是不合時宜的,知識沒有因應現實生活與時俱進,所以常常會提出天馬行空的理論預測,偏偏生活裡常會出現理論上應該怎麼樣的意外。其實,你不難發現有兩種人會很堅持錯誤的事情是對的: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

違法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他的身分是專家學者說對的,他就會變成對的。

團體的社會影響

   
       當行為舉止跟周遭的人相同時,就會認為該舉止是對的,而當一群人組成團體的時候,每個成員都會刻意去迎合被創造出來的共識,最終這個團體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就算多數人主張某件違法的事情是對的,這件違法行為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

       不幸地是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群體可能是衝動、善變且暴躁,他們可能從未想過有什麼事情或是什麼人可以阻止他們的訴求(難怪人家會覺得有吵的團體有糖吃);因為人數上的優勢讓群體產生無所不能的錯覺,因此他們不太能理解這樣的狀況。獨立個體一個人的時候,大聲咆嘯或指責,可能變得很奇怪,即便有這樣的念頭也會很容易控制下來;但是當他變成群體的一員的時候,這樣的念頭可能就會情緒用事。

       群體永遠是徘徊在無意識邊緣,並且接受群體的暗示與指揮,他們表現出強烈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缺乏理性、批判且極端的。所以某工作小組或者機場櫃檯的一群人,他們就是在一個團體裡,並形成一個共識或者一個不是那麼正當的訴求,個體仍會認為群體的共識是對的而盲從。


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有時候雖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當你在群體中的時候,若要抗拒群體需要勇敢堅決。

● 個體的樂觀偏誤

       樂觀偏誤(optimistic bias)是指個體認為自己未來較不可能經驗負面的事件,而較可能經驗正面的事件。也就是自己覺得不幸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很低,反而是好事情發生的機會較高。通常個體會認為他們應該擁有美好的未來,疾病或災難不太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因此被稱為「不切實際的樂觀(unrealistic optimism」。

       這種傾向的人通常低估了他們可能面臨負面事件的機率,例如自己所就讀學校較不可能出現校園霸凌、自己開的車比較不可能發生車禍、自己搭的飛機比較不可能發生空難、自己的旅程較不可能出現意外等。

       這樣的偏誤也讓個體輕忽事件發生的機率,因為個體對事件發生後的影響有反應,但對於他發生的機率幾乎無感,或者發生之後可能會短暫降低樂觀偏誤,但大約三個月後又會出現;簡單的來說,我們很難對事情發生的機率產生直觀的感受,也因此常會被說人是健忘的。我們只想到出去旅遊的感受,但卻忽略了颱風天起飛帶來的影響。

因為樂觀偏誤,即便災難剛發生不久,也會低估它發生的可能性。

   
        近來的社會事件裡,其實不難發現「專家的過度自信」、「團體的社會影響」和「個人的樂觀偏誤」所影響,要避免自己落入心理的盲點,或許可以隨時從這三個面向提醒自己:

. 保持懷疑
對專家的發言或者預測總是保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可能是用過去的知識或者舊有的經驗,提出對新興問題的建議。

. 適當抽離
當在群體中,讓自己抽離扮演質疑者的角色;並理性思考團體的訴求是否真的如自己所願,即使其他成員不贊同,你也一定要勇敢地表達意見。


. 校正偏移
隨時提醒自己天有不測風雲,事情總有他發生的機率,而有些事情只要發生一次,就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做任何計畫時,最好先有最壞的打算,這樣才有機會客觀地判斷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