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臨床治療復健目標,善用超級SMART法則

臨床上在疾病治療,常會訂定治療目標,但有些疾病要恢復的病前功能,機會很渺茫或者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時候,專業醫護團隊常常會提供相關訊息,讓個案及其家屬能夠預期治療時間需要多長?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畢竟,給予不切實際的期待,對個案或其家屬,有時候會產生更大的無望。

在企業制定目標有所謂的「聰明SMART法則」,這個法則是由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出,也是現今在檢視目標設定時的重要參考指標。這樣的法則不僅用在專案的目標制定,其實在臨床上也常會用這樣的原則,來進行治療或者復健目標的規劃。

在臨床上,病患和家屬的復健目標通常是回復到生病前的狀況,很難接受患者還留有一點後遺症,因此,懷抱著康復希望的同時,家屬往往期待住院住久一點、復健最好不要停,但是醫療資源有限,長期住院有有其他風險,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醫療團隊能和患者及家屬共同訂定階段性的復健目標,讓復健目標更明確、合理、可行,也提高患者的參與感與成就感。

聰明(SMART)設定復健目標

一.明確特定(Specific)

目標應該要是明確的,讓醫療團隊可以精準的知道應該要準備什麼?也可以讓病患及其家屬知道整個治療的規劃。

這裡的明確特定,就是要能夠具體量化,而不要流於空泛的目標,例如復健到滿意為止(每個人對滿意的定義不同,所以很容易有期待的落差)。目標必須明確具體。而除了目標明確特定以外,在臨床上還要能夠確定提供的介入方案,在實證醫學上具有明確特定的效果。

如果目標是「復健到滿意」,這種目標就很抽象。設定為「能夠自行翻身與坐起」,就能讓個案執行的過程中有具體的執行目標。

二.可測量/量化(Measurable)

目標達成與否需要以數據為導向,讓目標能客觀量化。所以定期追蹤某項檢驗指標,就是想要知道治療是否有達成預期結果。如果沒有客觀的量化數據,那就會變成主觀感受,容易因為時空背景轉換而產生偏差。

量化或可測量的進步。目標應該要是可以量化並在過程中檢視的。例如中風患者一天自行翻身與坐起的次數,一周可以達成目標的天數。又或者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個案,睡眠效率從 65%提升到85%等。

三.可達成(Achievable)

訂定的治療目標必須是可達成的,不然定的目標就沒有意義。具體可達成,目標是拿來達成的,不是拿來讓他流標的。所以具體可達成(specific achievable)的檢核標準就是讓數據說話(measurable)[1]

依據個案病況與專業判斷,需要是可能達成的目標,而非給予個案不切實際的期望。目標必須是可達成的,不然訂得再高再完美,也是徒勞無功,反而會給予個案挫折感,因此而放棄。

四.相關(Relevant)

目標必須是與個案未來生活需求相關。目標必須考慮到現實面、考量到個案現有的資源,並且確認這個目標跟個案的未來康復是否有關連性。

與個案未來生活需求相關。目標必須考慮到現實面、考量到個案現有的資源,並且確認這個目標跟個案的未來康復是否有關連性;也就是要在設定目標時不斷以終為始,與復健目標確認是否相關。像是若個案期待的是恢復生活自理功能,但是若是復健目標訂定在恢復僅有一耳重聽的聽力,那就會變得不切實際。

五.時間可行性(Time)

在設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設下完成的時間限期。因為如果不設下這樣的時間點,那就會讓個案對於復健的順從性往後延。這另外一個重點是讓專業人員能評估「預後」,在常規介入治療,通常會預期有些特定改變,如果沒有改善,那就得重新評估是否有潛在影響因素。

設下時限也是為了讓個案和家屬產生有進度的督促感,促使檢視目前的進度是否有跟上,這樣才會一直有動力前進。

    SMART目標設定法則非常簡單清晰,而且非常直觀,透過這樣的檢視工具,可以讓專業團隊和個案在預定時間內的治療反應,以及復健目標的達成率。


[1] 但在心理治療中,牽涉到很多主觀的感受成分,因此在治療的可測量和量化,又可區分為主觀變化和客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