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期盼孩子是回家,還是離家?你期待的是心靠在一起的「家」,還是人在一起的「房子」?
|
農曆年節期間,一樣的假期不一樣的心情,家中長輩欣喜望外地期待一年一度的團聚,後生晚輩卻坐如針氈地想結束這年節時刻。究竟是什麼造成許多人對於回家是如此的痛苦?甚至只是「演」出一場「吃年夜團聚」的戲碼。
當長年在外打拼的孩子回到家,多數會遇到長輩如記者般的連續發問:「現在工作做什麼?」、「薪水年終有多少?」、「什麼時候要結婚?」、「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多數問題若在平常詢問時,就已經屬於個人隱私或自由了!偏偏多數父母會挑在年節應該愉快氣氛的時候問這些問題。或許充其量,只是想要表達自己對子女的關心,但多數長輩往往關心的方式卻不是孩子要的。又或者其實多數父母沒有真正了解過自己的孩子,僅將過去的「經驗」或「規範」套用在現在的子女身上,或許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只是這樣的表達孩子沒有接收到,同時也引起極大的反感;甚至蔓延到婆媳之間的問題。
小傑平常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對父母孝順有佳,在外地工作的他經常電話關心家裡長輩,在結婚後也會和妻子定時問候父母,而公婆也對媳婦說:「我會把你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把這裡當作自己家。」看似美好的背後,其實公婆仍舊把媳婦當「媳婦」看,也就是期待媳婦只要有回家就應該探望兩老,在家裡應該幫忙家事,若沒有做到就會開始被「說教」,然後老人家又會以包裝很好的形式來表示意見,例如公公會向媳婦說:「我提醒你一下,你不要生氣,我覺得你沒有關心一下婆婆這樣好像不是很尊重她」。
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或者是中性詞語,但在背後的語意應該是這樣的:「我提醒你一下(這種事情還要長輩點一下,真的很不懂得做媳婦)」、「你不要生氣(長輩用來告訴自己是和顏悅色地說,真的是為了媳婦好,用這樣合理化的方式來讓自己好過一點)」、「你沒有關心一下○○好像沒有很尊重她(也就是要你三餐問候,沒有做到就是不孝)」。所以整句話在長輩心中應該是這樣:「這點基本禮貌都沒有,有沒有人教你呀?」難怪有人說:頂媽媽的嘴,媽媽一下子就忘了;頂婆婆的嘴,一輩子牢記在心;婆婆喜歡自己女兒回娘家,卻不喜歡媳婦老往娘家跑。媽媽在忙,你沒幫忙,沒怎樣;婆婆在忙,你沒幫忙,皮在癢。
多數的父母可能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孩子已經是成熟的個體了。雖然常有人說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但是當父母越把子女當作幼稚園的小男生或小女生這樣看待時,只會造成一般孩子的「反感」,或者養出所謂的「媽寶」。然而這樣的方式卻可能成為一種「推力」,將孩子往家裡外推的推力。心裡明明很希望孩子回到家裡團聚,但嘴裡說的話卻是隱含破壞氣氛的,例如:「怎麼那麼久沒回來?」、「過年為什麼不幫忙家裡?」、「回來只會吃和睡,最懶的就是你了」、「回老家一趟看看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們…要有教養」。而有些父母的確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問題,會跟孩子說:你就讓我說一下有什麼關係?但明知道這樣子會破壞氣氛,為何就不願意調整一下,讓這個年好過一點?
一個孩子對家的依附,可以看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的「推力」與「拉力」,推力是讓孩子想往外跑的衝動,拉力是讓孩子想要回來避風感的安全感。父母對孩子可能出現的推力像是:不當管教、缺席父母、溝通不良、情緒暴力、傳統束縛、無意義的叨念等。而拉力像是:正向關懷、開放尊重、言行一致、以關心詢問代替無謂質問…等;理論上平衡的家庭關係,應盡量提升拉力,減少推力。新世代的親職關係,已經不像過去傳統那樣強調上下關係,轉而比較像是左右的平行關係,當你越把孩子當獨立個體,就越能和他向哥們或姊妹;反之,若你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下屬,那麼他們就永遠把你當長官看(能逃就逃、能躲就躲)。所以好好營造自己家庭的「拉力」吧!
一個平常因為回家後被叨唸到最後,已經不太想回家的孩子,回到家後果然被問到這些問題或被叨念,下次他還會想回家嗎?對很多做子女的來說,他們都知道忍耐一下就過去了,但是,已經忍了二十幾年了,究竟孩子還能忍多久?又或者身為父母期盼的是一頓孩子「忍耐」「配合演出」的餐飯嗎?年夜飯是溫馨的聚會,不是一年來的數落批鬥大會。過年了,就好好和家人吃頓飯吧!你期盼的究竟是孩子回家,還是想要逃離這個家?你期待的是心靠在一起的「家」,還是人在一起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