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自己辦講座?-想要學功夫就自己想辦法


      其實Jason很喜歡上課學習,但是有時候坊間的課程辦得令人「很想睡覺」,特別是醫護人員繼續教育學分類的課程,手機加無線網路絕對是殺時間的良伴。難道課程一定是這麼無趣嗎?真正教得好的老師,是在民間某個角落,只是我們多習慣了學校體系的教學,以為學習模式就是遵循著那一套既有的形式。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許多專業講師,了解他們授課內容及手法,你會發現這些老師也許沒有頂著明星學校的光環,但卻有厚實的實力與生命經驗,嚴長壽說過一段話是:「功夫就是時間。真正的成功是從最不起眼、最基本的開始反覆練習,才能打好最堅實的基底能力。當每個人都願意慢慢穩紮穩打,腳踏實地以愚公移山的堅持,發動來自內在的力量,全心全意投入,終會有修成正果的一天。」這也是所謂的匠人精神,一種專注在自己專長領域,近乎苛求的地步;可以將自己畢生所經歷的轉化成充滿靈魂的課程。

想學什麼樣的功夫,挑選什麼樣的師傅?

          如果你有一天的上課時間,下面各類型的課程,你會選擇A類型的教師,或者B類型的教師?
       如果你想學習「財務數字」並實際運用在職場,A教師曾經經歷破產,又重新站起來,而且還不只一次;他將這段經驗轉化成課程,並拿當前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務報表來讓你知道該公司的經營狀況,而且設計出的教具還獲得專利。B教師是大學一路從名校念到外國名校,留學回來後知道所有經濟學的理論,自己可以把理論分析得很清楚。
       如果你想學習「職場領導」,A教師曾經在各大企業服務過,帶領過數千個人,曾經被暗箭中傷,但也重新叱吒風雲。B教師是學習企管與人力資源的博士,但未在企業服務過,但是他知道所有企管、國企和人資的所有理論,可以介紹這些理論的運作模式。
       如果你想學習「簡報演說」,A教師曾看過線上所有知名演講的影片,並且分析每位講者的優缺點,自己也不斷地練習,曾在銷售業擁有實戰成功與失敗經驗,一年全台演講近兩三百場,企求完美比賽,很多公司的主管都要稱呼其老師,也接受過知名周刊的採訪,自己也將這些經驗寫出成了書,而且還賣得頂暢銷;如果他上課演講徵求助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招募到自願擔任助教的員額,而且這些人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箇中翹楚。B教師可以告訴你說服的理論,授課口才也不錯,投影片的文字也清楚到像一本書一樣。
       如果我在職場,我會選擇A教師;如果我要走學術,我可能就會選擇B教師。學習沒有所謂的對錯好壞,只是需求不同。但我選擇更有效率、更有趣及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來了解這個世界。但是A類型的老師多在北部授課,鮮少有機會出現在中部的,所以Jason有個夢想就是把這些講師都請來中部上課,雖然我們可以直接去北部上課,但是一趟舟車勞頓的金錢時間,不是一般已婚上班族能夠彈性運用自如的,如果中部有一群人跟我一樣愛學習愛上課,可是又沒有辦法常跑北部,是不是有可能邀請這些老師蒞臨?於是我就開始羅列自己想學習的上課清單,以及邀請這些老師來中部,幾次辦講座的經驗,聽眾的回饋也還不錯。

講座叫好又叫座,講師才會讓你邀下次

     唯有讓講師專心備課,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可能會讓教師分心的,往往是前置的行政作業。所以主辦單位最基本的是要做到讓講師放心。

講師的授課需求,要事先做好準備,有突發狀況,也可以及時因應。
話說Jason的表情也專注到太扭曲了吧!(攝影:Sandy Wei)

       如果你問我一場成功的演講活動,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超強講師願意「接受或答應」你的邀約(如果我想邀請的講師再厲害再強,他不來我也沒轍呀!對不對)。既然這些講師都願意來到中部了,好好地搭建舞台並做好行政流程是很重要的。
   辦講座是沒有人在管你有沒有「苦勞」的,當天的呈現一翻兩瞪眼,給聽眾的感受是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這是很殘酷的現實,鮮少有人會替你想到前面多麼辛苦的籌備,辦講座是很結果論的,最好的結果應該是聽眾都專注在講師的所帶領的知識流裡,而講師也關注每個學員的互動,並且回應到學生的需求。我覺得越好的主辦單位應該越要讓聽眾在現場感覺不到主辦單位的存在,你想想看什麼時候聽眾會想要找主辦單位?我想就是缺這麼沒那個,然後設備又一大堆問題,整個活動流程不斷給他卡卡的,遇到突發狀況聽眾的眼神和注意力一定會馬上搜尋主辦單位,甚至找主辦人。

  為了讓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突發風險的可能降到最低,Jason曾經做到讓講師自己挑喜歡的場地(以往都是選好場地再邀請講師,我曾經突發奇想把可以用的場地照片寄給講師挑選),然後事前場勘以及確認所有設備(一整個是當檢場的概念),盡可能假設課程中你不想要發生的突發狀況,然後將這些狀況擬定一個B計畫(永遠不要假設事情不會發生,要假設萬一發生了我有沒有對策)。

「聽」演講學習自己的知識,「看」演講提升自己的經驗

  除了搭建好舞台外,每一次Jason聽演講或上課,除了吸收內容以外,會額外花些心力觀察這場活動的行政作業。其實學習是多面向的,在上課過程中,你吸收講師的知識,將演講內容每一部分的相關資訊相連結,這是一個「內在整合」的歷程;而你將先前既有的知識經驗與你現在正在吸收的新資訊,並做新的發想與運用,包括分析、評析、選擇、接受或拒絕,這是「外在整合」的歷程。(內外在整合的歷程不只在聽演講或上課過程中會發生,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會發生),一般能做到內在整合已經很厲害了,更高竿的會延伸做到外在整合,這也就是為什麼楊斯棓醫師這麼強調心得的重要性心得是機會,不是恩惠

多看閱讀,無論提升自己的專業或者深化自己的興趣,才能知道下一步想要學什麼?
或辦什麼樣的活動?至少不要對不起自己想進步成長的心。

   除了這些知識的提升外,一場演講或學習亦可以提升自己的經驗,而我選擇提升「辦講座」的經驗,在參與的每場講座中,學習主辦單位行政流程的優缺點,在自己每次辦完活動後,也留下下次可以改進的心得。直到目前為止一場活動至少可以從講師、場地、報名、聽眾、設備、軟體、人員訓練等面向去預備,而有時候還得區分有無繼續教育學分。


每一次活動結束,Jason都會寫下心得與改善方案,並累積辦「好」活動的經驗。



        其實,學習很過癮,辦活動也可以很專業;祕訣就在於找到有興趣的主題,然後放膽去嘗試,有時候我們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沒有能力,只是因為害怕犯錯而使我們裹足不前。這時候我想起Ken RobinsonTED講的一個主題「學校扼殺了創意嗎?」;他提到「我們知道如果你沒有犯錯的心理準備,就永遠無法發揮獨創性。當有天孩子長大成人時,絕大部份孩子已經失去這項冒險的能力了。因為他們會變得害怕犯錯。而我們就是這樣經營公司企業的,我們懲罰錯誤。我們現在也以同樣方式在經營國家的教育制度,告訴孩子犯錯是最糟的事。最後的結果是我們教出一堆沒有創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