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緊急狀況你會被順利拯救嗎?

Icon Created by Lorie Shaull from the Noun Project
       假設有一天,當你走在路上倒楣地遇到一個行兇者,接著你大聲呼救,而且身邊還有很多目擊者,你覺得你會被順利拯救的機會高嗎?

       類似的情景躍上媒體,一定會有「民眾冷眼旁觀」相關的語句出現。其實,一般都認為人越多,受害者越容易被協助,但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未必如此,哥倫比亞大學的Bibb Latané和紐約大學的John Darley(現在他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發現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時刻,做出要不要伸出援手的決定得經歷「五道」關卡,也就是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不會順利被拯救得經過目擊者的「五道」決策,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干擾,目擊者的助人行為就不會出現(也就是在水深火熱的你就不會看到你所期待的援手)。

       這五道關卡分別為:注意解釋當責判斷行動(你可以把它記成:註解當判刑),讓Jason來說分明這五個階段吧!

第一關:「注意」

       

Icon Created by Deivid Sáenz from the Noun Project

           
       要伸出援手要先看到有事情發生(如果沒有發生什麼事情,誰會理你呀?)。但在都市裡有時候會出現「刺激超載(stimulus overload」的情況,這個現象指的是當一個地方常看到路邊有人躺著或聽到尖叫聲,群眾就很容易習以為常,所以當你大聲呼叫或倒地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忽略。

第二關:「解釋」

        

Icon Created by Luis Prado from the Noun Project



        即便看到事件發生,目擊者會先思考這是不是個嚴重的事情?如果看到一個男生對女生施暴,若被解釋成這是他們的家務事少管閒事(誰說路邊男生和女生的爭執就一定是夫妻吵架)。
         又或者出現「眾人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的現象,當一群彼此陌生的目擊者,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仔細觀察在場其他人的反應,而在目擊者彼此觀望的過程中,又常會將彼此面無表情及無採取行動的現象,這時候我們會將對方的表情及行為解釋成:因為現在這個情況並不嚴重,所以其他人才會如此的鎮定。

(其實「眾人無知」的現象在另外一個場合也常會碰到,你一定有遇過:不要害怕問錯問題,just ask it!

第三關:「當責」

        

Icon Created by Juan Pablo Bravo from the Noun Project



       危急時目擊者是否會伸出援手,常取決於他自己是否覺得有責任去處理。這時候如果目擊者越多,就容易出現「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現象,白話文就是:其他人應該會伸出援手,然後大家都覺得彼此會伸出援手,最後沒有半個人伸出他的手。

        所以在做基本救命術BLS(簡稱急救)的時候,為什麼要請身邊一群圍觀目擊者去拿「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打119時,不能說:「這位先生/小姐,請幫忙叫救護車」,要明確說出特徵,例如:「這位穿粉紅色衣服綁馬尾的小姐請幫我打119」。同理,如果你希望自己獲救的話,不能只喊救命,要說:「那位穿格子襯衫領口有小蝴蝶結長得很像金城武的先生請救我(緊急時一定不可能說出這麼多話,但重點是要說出你希望他伸出援手的那位目擊者的特徵)」


第四關:「判斷」

       

Icon Created by Alexey Ivanov from the Noun Project

       終於來到了第四關,這時候目擊者會判斷這件事情自己幫不幫得上忙?面臨危急情境時,一個人是否具有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常會影響到個體是否會伸出援手及判斷用什麼方式救援。如果這時候目擊者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則就不會伸出援手囉!(所以你遇到危急時,還得遇到對的人)

第五關:「行動」

        

Icon Created by Pascal Conil-lacoste from the Noun Project



        前面想了這麼多,考慮這麼周詳了,總該出手了吧?其實還有最關鍵決定要不要行動的一個因素就是:如果我伸出手會怎麼樣?這時候會有兩個影響的因子,一個是所謂的「圍觀者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這個是因為人們在公共場合會因為尷尬或害羞而不會伸出援手。另外一個是大家可能都曾想過的「成本是否會超過預期效益」。例如:我幫了他,萬一我做錯了,對方還可能告我。

一個人要伸出援手,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
但中間可是經過大腦多層次的處理與判斷,
只要一個環節錯過了,你可能就會遭受危險…

        這可能是為什麼現在社會越來越冷漠,醫療關係越來越惡化,當一個人最後願意為你伸出援手時,到最後面願意採取「行動」了,換得得可能是一個「懲罰」(被告)。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當別人願意拉你一把時,朋友請記得一件事:他願意伸出手是經歷了許多的評估與決策後的結果,他大可不必幫你,但當他願意協助你(特別你是陌生人)的時候,可能他還相信「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