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先回答一個問題: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接著,試想一個情境:你忘了怎麼把工作做好?賴以為生的技能,忘了怎麼做。
這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如果你是一位教師,卻突然不知道怎麼教學?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卻突然不知道怎麼表演熟悉的樂器?如果你是一位機師,卻突然不知道怎麼啟動飛機?如果你是一位醫師,卻突然不知道怎麼診治患者?如果你是上班族,打開電腦後卻不知道如何按下鍵盤?對旁人來講,就是教教書、說說話、唱唱歌、文書處理…到底有什麼困難?但對當事人來說,是原本賴以維生的知識與技能,在一瞬間突然歸零,腦海中突然「忘了」怎麼做,而這個「忘記」,卻是原本熟悉擅長的領域。那是一種很像被點穴的恐懼,知識技能都在腦海裡,但是卻無法執行出來。
最近看了《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的戲劇,雖然談醫病關係,但裡面描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臨床心理疾患,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情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生在重大創傷之後,個體面對真正的或具有威脅性的死亡,直接經歷或親身目擊這事件發生在別人身上,這樣的事件超出一般經驗或熟悉的範圍,造成強烈的痛苦、恐懼與無助感。面對類似的創傷事件,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不適,產生明顯的苦惱、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損害。
多數人以為重大創傷是要經歷天災人禍,殊不知在醫師卻是每天在面對生死的問題。醫師幾乎每天要面對死亡,雖然希望看到生命的重生,但是更多時候是看到生命的凋亡。畢竟醫師不是神,不是每個患者都能在危急中平安度過,更多時候是在生死關頭徘迴。而醫師卻要在患者生死存亡之際,做出決定。而劇中的小劉醫師,因為過勞而流產,原本要用雙手救人的天職,自己身體過度勞累,讓超過負荷的身體,變成了毀滅另一個生命的武器,而這時候除了面對骨肉的逝去,還要承受另一半的離去。劇中小劉醫師崩潰大哭,這時候的她已經Burnout,燃燒殆盡。
世界上有兩種職業,會一路做到生天仍有人會鼓掌叫好,一個是醫師,另一個是牧師。他們犧牲了自己,奉獻給醫治,無論是疾病的醫治,或者內在的醫治。甚至,休息也會變得有罪惡感,不能休息要一直努力的信念,就在我們內心扎根,接著就開始侵蝕著身體,然後變成停步下來的人。
專業失憶症:忘了工作怎麼做
一再經歷或大量暴露在令人反感的創傷事件細節中,例如第一線醫護人員,需要面對死亡。而這樣的情況出現解離反應,感到或表現出創傷事件重演,這些反應可以不同程度出現,像劇中的小劉醫師,進入刀房後就會聽到自己過勞而流產的嬰兒哭聲。這是PTSD會出現的症狀,會想要持續逃避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深怕觸動自己內心的焦慮恐懼。
對醫師來說「當不怕的東西開始怕,這一切是很大的打擊。」
對投手來說「站在投手丘忘了怎麼投球,這一切是很大的挫折。」
對憂鬱患者來說「原本會讓自己快樂的活動,現在做相同的事情,卻無法感到愉悅,這一切是很大的悲傷。」
這些都是從原本習慣又熟悉的生活,開始變得彆扭與陌生,這樣的反差,很容易扯出心情上的撕裂傷。
想要極力避開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就像劇中的小劉醫師,從原本是位優秀外科手術醫師,到最後不進刀房。最後創傷事件對個體的認知和情緒產生負向的改變,像是對自己持續且誇大的負面信念,正如影片中小劉醫師一直說「我不會開刀呀!」而劇中的小劉醫師,沒事喜歡飲酒,也是PTSD患者為了因應內心的痛苦,藉由物質來逃避回憶重現的不舒服情緒。
「我不知道我這一刀下去,是在幫他,還是在害他?」
圖片來源: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FB粉絲專頁 」 |
當你不怕的,開始變得害怕了;就好像原本你熟悉的知識技能,突然變得陌生。「我應該知道,生命都有極限,我失去我的小孩,我的身體變成殺人機器」。就如專訪小劉醫師本人,他提到「要知道我接受那麼久的訓練,當不怕的東西開始怕,這一切是很大的打擊。」
醫生會這樣,人生更常遇到,原本熟悉的一切,突然變得陌生,你會問自己這樣做好嗎?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現在究竟到底做的對不對?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會有兩種聲音:祝福與唱衰。得失心是無形的枷鎖,想要讓每一個人都喜歡,但是如果有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不同聲音,要聽誰的?如果一千個人有999個人喜歡你,但就有1個批評數落你,通常高敏感特質的人卻會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找回初心,如果這是你一生中要做的事情,那就放膽去做。別人的論斷,只會限制自己的力量。
常會有人說「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這句話聽起來就像一句情緒勒索,因為錯誤的決策存在「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要看到最後的結果與成效,才能回頭檢視當時的決策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後見之明也是所謂的事後諸葛,在許多緊急現場,需要快速判斷決策,就像劇中的急診室,在生死一瞬間,總是要決定下一步的處置,那時候得要果決,但如果最終病患無法救活,那當時的決策就一定是有瑕疵的嗎?
工作職場也是如此,當你提出一個想法或提案,當時也獲得支持,過程也按部就班地執行企劃,但最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過頭來怪罪當初提案的人沒有考慮周全,這只會讓在職場工作想要貢獻已力的人,消磨熱情與感到心累疲乏。
該做決定的時候,你會不會做出決定?有能力決定時,你會不會決定?
後見之明偏誤是當人們面對不確定性時,經常會在確認結果後,誇大扭曲先前的假設與預測,然後心理上會一直找支持這個判斷的相關證據,這樣會導致記憶失真,對起初的印象扭曲,選擇性地摘要片段資訊,拼拼湊湊後讓結果變得看起來像是一開始錯誤的決策,最後變成三人成虎,而當事人面對欲加之罪而啞口無言。
真正想做事的人,就得要做決策,然後為了這個決定隨時調整,為最後的結果負責。負責不等於究責,究責是找人背黑鍋,負責是認知已經發生的瑕疵無法當作沒有發生,卻願意付出心力,讓整個結果導向正軌,這時候需要的是能以大局為重的領導者。真正遇到事情,你希望能做決定的人,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1) 那遇到重要時刻或生死關頭,你希望頂頭上司在這個時候,是果斷地做出計畫決策,即便可能結果不是你想要的?
(2) 頂頭上司選擇貪污,不做決策、以拖待變,最後結果可能惡化,也有可能維持現狀,或者有可能讓另一個人背黑鍋。
不管你選擇什麼,能夠做決定的那個人,做出了選擇,但是這個決策到底是對還是錯,都是要等結果出來,才能知道。如果結果不盡人意,就責怪當初決策者,那麼誰還敢站出來做決定?多做多錯,做得比較多,錯的機率本來就會比較高,但整個體制就會處罰願意多做事情的那個人。到最後,不決策可能就讓運作癱瘓。就像小劉醫師在《女外科的辛辣日記》書中說:「回溯性討論就是這樣,事後諸葛人人會,事發當下呢?…吸取錯誤然後磨練到更為熟練的地步,好迎接下一次挑戰並減少到最少傷害。」
最後,對於正在職場中迷惘的你,聽聽小劉醫師的鼓勵:「不後悔自己做的決定,自己做的每個決定,盡了最大的努力之後,不管結果是怎麼樣,都要欣然接受」。這樣才能繼續往前走,我們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可以選擇不要讓過去毀了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