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自我勒索,完美指標不是只有分數


    在擔任臨床心理師的助人時,常常遇到很多上班族,對於未來茫然因此感覺到壓力。職場的焦慮往往來自於焦慮害怕,可能來自現實、自己預期或者他人期待;他人與自我之間對自己的差距,經常造成我們內心不舒服,而讓我們更痛苦的是,處在理想自我和真實自我夾縫中的自己

關於自己的三個心理面向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這三種分別為:「真實我(actual self)」、「應該我(ought self」與「理想我(ideal self」。


    真實我」是自己心中認定真實的自己,或別人認為自己真正的樣子,這也是我們最基本的自我概念。「應該我」是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或義務成為的樣子;又或者職場上他人認為我們應該的樣子。「理想我」是我們希望、期待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又或者職場同事或老闆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子。
      Higgins認為人都有動機想要達成某種狀態,無論是家庭幸福、工作成就或者自我成長,使得真實自我能夠自我引導到那樣的狀態,但若達不到標準就產生了心理差距(discrepancy

     差距越大,負向情緒困擾越嚴重,這些內心不舒服來自現狀與「期待」或「應該」的樣貌有落差。當真實我和理想我有一定差距時,容易產生憂鬱情緒;真實我和應該我有一定差距時,容易產生焦慮感受。偏偏焦慮和憂鬱又會讓自己的表現更難以達到表現水準,讓這樣的心理差距成為自己勒索自己的綑綁。


完美指標不是只有分數

      我想起以前大學同學小苗,現在她在職場表現可圈可點,但身邊的朋友不知道她初入職場時一度被焦慮憂鬱籠罩。她有完美主義性格,負責任對自我要求高,求學時候就是那種一般人眼中的資優學生,在學校裡都以成績分數來論表現,後來分數逐漸變成她在評估自我價值時重要的因素,只要有幾次考差,她就會自我責難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傳統升學主義走過的孩子,好像都會這樣扭曲自己的價值)。
      當一個人的價值與快樂,從「是什麼」讓我們滿足,轉變成「多少分」讓我們滿足,她開始被外在分數影響,因為她的注意力開始從學習的本質,轉移到分數的變動,在學校的時候是成績,在職場變成關鍵績效指標(KPI)。
      小苗能力不差,但是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我看她越來越累,越來越退縮,以前的自信不復見,有天她來找我聊工作狀況時,泣不成聲覺得自己沒有符合預期。而她害怕自己無法像以前那樣表現,深怕一步走錯連累團隊夥伴。
我問她「妳想去哪裡?」,她困惑地看著我。

別再問別人需要什麼?做你自己,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做你自己。

     「要去哪裡?」問問我們自己,這是一個校正的過程,可以重新檢視我們,弄明白自己那麽努力,要把自己帶去哪裡?只是多數時候,我們因為忙碌或者什麼原因,那個目標逐漸模糊,或者讓自己太在意終點,而忘了自己在當下可以獲得什麼?最後搞得自己好累。


問問自己想去哪裡?要去哪裡?並不會花自己太多時間,卻可以讓我們重新看看,自己這麼用力,到底有沒有往自己想要的地方去。這個地方,是自己真正想去的,而不是別人要你去的。

職場裡的行動偏誤,容易讓我們空轉

      足球比賽要踢罰球的時候,球可能從左邊、從右邊或從中間進球門,每個方向的機率有三分之一,但是守門員鮮少會站在中間不動的,往往不是往右撲或者有左撲,而且球速很快通常球踢出去的瞬間,就得快速(甚至用直覺)判斷往左或往右,也有可能多數都會往球門邊邊角角踢,比較容易形成守備死角。我想如果站在中間,但最後從左或從右進球門,可能守門員會被指責失職吧!


是不是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有苦勞,有在做事情,就可以緩解自己沒有達到「理想我」或者「應該我」的不舒服

      每個人現在的狀態,是「真實我」;每個人期望的狀態,是「理想我」。當理想我和真實我有落差時,就容易讓我們焦慮憂鬱,非得要做些什麼緩解不安,又或者什麼都做不了。這時候心理狀態很像「落輪(台語)」的腳踏車,我們很努力地踩,但卻沒有前進的感覺。但我們內心會有一種「我有在動、我有在努力」的感覺,這就是所謂行動偏誤(action bias


一直踩著沒有辦法前進的腳踏車,最後只會累死自己,然後也沒有辦法好好欣賞沿途風景,更別談最後的美景。

      小苗之前就是落入行動偏誤的空轉裡,但當他重新校正,看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重新讓自己往夢想的藍圖邁進。雖然環境仍會替她打分數,但她開始告訴自己這些分數不代表全部的人生,也不代表自己真正的能力。而當她開始覺察這件事情後,重新定義自己的「理想我」與「應該我」,當然與「真實我」的差距逐漸縮小,職場表現也開始有顯著地突破。

      這個世界看待我們的方式,很多時候是分數,不同領域有不同的名稱,評鑑、督考、考核、指標、評比等。就心理學來看,一個人的行為具有多個向度,不太能夠用幾個量表就能涵蓋一切。

      現實是分數大概這輩子逃不太掉,但是卻可以把它變成一種羅盤,讓我們知道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往我們想要的世界前進,分數是一個參考座標,但絕對不是人生自我價值的指標,別因為幾次的失誤,就讓自己覺得一切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