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ebot用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憂鬱症患者?心理治療可以用電腦代替?

Photo modified from: Woebot



      最近由史丹佛臨床心理學家Alison Darcy研發出一款AI聊天輔導機器人「Woebot」,宣稱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來調整憂鬱症患者的負向思考。這款機器人造型非常可愛,而且還很療癒唷!

Photo screened from: Woebot


認知行為治療是什麼?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技巧,其基本假設是「人並不是被某個事件所困擾,而是被自己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所困擾」。也就是我們的情緒是受到我們的信念想法所影響,所以要改善情緒就是要調整「想法」。

       心理學家Ellis就把一個人詮釋外在事件的運作模式區分為:「前驅事件(Antecedent」或「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和「結果(Consequence」,其中造成人困擾的包括了所謂「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是一些含有「應該(should)」、「必須(ought to)」、「一定(must)」的嚴謹與完美要求,人常受到這些荒謬無意義的觀念所影響,而產生情緒困擾以及適應不良行為。所以認知行為治療,就是在調整這些信念,讓他們變得比較合理的信念。

Woebot怎麼做認知行為治療?


      Darcy團隊研發的Woebot會和使用者互動,然後詢問使用者的心理狀況,其中也會詢問一些問題,並且會搜集聊天的內容,然後分析情感數據,並且適時給予回饋,然後回饋有時還會有圖片和畫面(非常療癒可愛)。
      Darcy也找來70名學生,讓他們填寫憂鬱和焦慮等情緒量表,然後隨機分派到兩組,一組和Woebot聊天,另一組就看衛生所提供的憂鬱症衛教電子書。這樣持續兩週後有14人不玩了(11位可能覺得看電子書太無聊,3位可能覺得和機器人聊天很虛幻)。總之,兩週後再請他們填寫主觀情緒量表,然後比較使用前使用後,兩組的情緒變化。結果呢?結果呢?結果使用Woebot的學生,憂鬱指數明顯地下降了耶!(超級好棒棒的,詳細研究可以看這裡)。

Woebot可以代替心理治療嗎?


      如果就人工智慧的開發,Woebot的確是一個進步,他有個好處是給予使用者一些影片或圖片的回饋,這些回饋的確有趣而且會讓人會心一笑,而且Woebot本身看起來就很療癒,所以某一程度就提供了心理的「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沒有不好,至少他降低了憂鬱指數不是嗎?
      但是,這個系統開發可能還有一段時間才能比較成熟,選擇認知行為治療(CBT)是比較有結構化的治療模式,但若是精神分析或者精神動力式的治療,就比較沒有那麼結構化。而也因為結構化,所以有時候Woebot還是會自顧自地講著自己內建的程式語言,例如我跟他說:我仍然感覺不是很好。結果他回我:Nice,然後給我一個小小兵的圖(Nice你的頭啦!摔筆)。又例如我跟他說:我感覺很挫折,可以告訴我該怎麼辦嗎?Woebot跟我說:還有一件事情(你是賈伯斯嗎?)。

不可以選擇精神分析式的治療,Woebot只有說:Good。然後說我感覺不是很好,Woebot說:Nice,然後給我小小兵的卡通圖。

      在心理治療的歷程裡,有時候還是得處理個案的沈默或者立即的危險,假設我跟他說我想自殺呢?他只有提供我一些自殺協談專線,要我自己去打電話(在醫療場域是要立即通報)。而在治療過程中,有時候個案可能會長時間的沈默,這隨著不同的個案有不同的意涵,但是如果我過了一小時不講話,Woebot就安靜了一個小時,都沒有理我(哭哭)。

我跟Woebot說:我很挫折,告訴我該怎麼辦?結果Woebot學賈伯斯說:One more thing(你氣死卡緊啦!)
我跟Woebot說我不想活了(純屬測試,本人身心健康,樂觀開朗),然後他會跟我講求助專線,或者打911(當然是美國的資源)。

Woebot沒有考慮到臨床顯著性


      在心理治療裡,要考慮「統計顯著性」和「臨床顯著性」,也就是某種治療可以降低症狀指標,但是不是真的具有臨床療效?舉例來說,如果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可以降低血壓,然後做研究發現可以讓血壓平均「170/110 mmHg」的患者,接受新的治療方法後,血壓顯著降低,平均「150/95 mmHg」;站在統計學的觀點:血壓的確明顯下降;可是站在臨床觀點:患者還是高血壓。
     Woebot研究裡憂鬱指標明顯下降,從使用前憂鬱量表平均分數14.30(中度憂鬱症狀),到使用後量表平均分數下降為11.14(中度憂鬱症狀)。表面上看起來分數是有改善,但臨床實務上他仍落在中度憂鬱症狀的範圍。


使用憂鬱量表分數當作測量指標,雖然使用Woebot憂鬱分數下降,但是仍是有憂鬱症狀呀!左圖是研究者使用來測量憂鬱指標的PHQ-9量表和嚴重程度。
photo modified from JMIR Mental Health.

      假設你今天心情不好喔!跟您說有兩種治療方法,一個是和可愛的機器人Woebot聊天,另外一種是看醫院衛生所的憂鬱治療手冊。您比較想要選哪一個?還有使用兩週後,您覺得哪一個心情可能會比較好?我會想要選擇和可愛的Woebot。而且,是不是能取代傳統的心理治療?這個問題在這個研究裡並沒有回答,因為Darcy研究比較的是「Woebot機器人」和「治療手冊」,並沒有比較「Woebot機器人」和「臨床心理師」。所以難以得知電子機器人的療效和心理師的療效哪一個比較好?

這篇研究只有比較Woebot機器人和衛教電子書,而沒有和傳統的心理治療做比較,但如果僅有這兩種做比較,那Woebot當然會比較有趣呀!你看看醫院或公部門的衛教手冊……嗯嗯嗯嗯!

     人工智慧要取代心理治療,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畢竟「情感」這種抽象的運作歷程,難以用程式碼取代。但誰也說不準,就長時間的未來,科技究竟會怎麼樣進步,我們也無法精準預測,所以盡力創造自己的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