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美食「沙威瑪」最近成為鄉民熱門話題,被繪聲繪影說「會自己一直長大」;就好像台灣肉圓,哪一天萬一被人家當作一種軟黏的生物,我們會覺得有創意嗎? |
「侏儸紀公園恐龍怎麼那麼逼真?因為是真的恐龍拍的啊」
「沙威瑪的肉是從中間「沙威核」的地方開始長…組成物跟肉有九成像,但不是肉。沙威核如果被戳到整隻就死了。」
沙威瑪被當作一種生物KUSO,甚至還有網友還有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譴責無良沙威瑪攤販虐待動物」(新聞連結在此)
這是近期在網路上的兩則事件,有人發問問題,剛好鄉民創意的回應,讓很多人跟著響應,然後演變成一個好像是真的事件。為什麼好像一個無厘頭的問題,最後會發酵成一個議題?甚至,明確上不可能的事件,卻以訛傳訛後,情感上讓自己的態度稍猶疑,腦海可能一度閃過「好像是真的」的感覺。其實,我們常說的積非成是、三人成虎等現象,在心理學理稱為「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
群體心智取代個人心智
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而我們通常通在一個體制或系統中渡過,社會心理學家強調情境在影響行為上的重要性。一個體系的力量可能會造成個體做出和原本個性迥異的行為。
個體的情緒、觀念或行為具有感染性,這種感染性可以使個體犧牲個人利益,此時個體彷彿處於意識邊緣,有意識原本的人格喪失,無意識人格的凸顯,藉由情感和觀念的暗示作用互相感染,使個體朝向一個方向轉變,甚至轉化為行動。群體思考的特徵是,是把彼此不同但在表面上有聯繫的事情搭在一塊,然後將具體事件逐漸普及化。
你看恐龍或者沙威瑪事件,就是把表現上有關係的訊息拚奏,然後用具體的方式描述,接著就會陷入群體心智中。
人在群體中,會不自覺地受到群體影響,差別在於我們自己有沒有意識到? |
群體改變個體–假戲真做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的時候,在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個經典的實驗,稱之為「史丹佛監獄」(也有人稱惡魔實驗)。他在大學校園的地下室建造一個模擬監獄,然後讓招募來的大學生受試者,一半飾演囚犯,另一半飾演監所管理員。而飾演囚犯的受試者,也是先告知他們可能會剝奪一些權利,並且限制自由。Zimbardo整個實驗預計維持兩周。
Zimbardo在史丹佛大學心理系館地下室建造了一個模擬監獄,這是當時模擬監獄的樣子。(Photo credit: PrisonExp.org)
|
這是Zimbardo當時招募受試者的廣告,受試者每天可以拿到15美元的受試者費,預計進行1-2周。(Photo credit: PrisonExp.org)
|
飾演囚犯的受試者被告知某週日在家裡等候,然後這些受試者家門口突然有警車到來,接著警察告知這些受試者被控告犯罪,並說明應有的法律權利,受試者被搜身後戴上手銬,然後由警車帶進史丹佛監獄裡。這些囚犯進監獄後,衣服被脫光,換上一套囚服,並且繡有編號,在裡面囚犯沒有名字,只有代稱的號碼。扮演監所管理員的受試者,他們穿卡其服、佩戴墨鏡,使用匿名的稱呼,像是「監所管理員」或「監獄官」,他們配戴大警棍、哨子和戒具等,彰顯他們在監獄裡的權力。而Zimbardo自己則在這個實驗裡扮演「典獄長」的角色。
被分派到囚犯的受試者,在家裡無預警地被警察(實驗者同盟)抓走。(Photo credit: PrisonExp.org)
|
監所管理員要求囚犯絕對服從許多不合理的規則,並且不得質疑或猶豫,若無法服從則會給予處罰,像是剝奪一些可以閱讀、書寫和其他囚犯聊天的機會。最後,囚犯稍微抗議或態度不佳,監獄官就會讓囚犯的飲食、睡眠或盥洗等基本權益喪失。若不服管教,就得做各種讓人不舒服的工作,像是伏地挺身或交互蹲跳,甚至羞辱囚犯的自尊。
扮演囚犯的受試者會遭受監所管理員的敵意虐待,像是裸體單獨緊閉等;但請記得,這一切都是角色扮演,但看到這裡有些人可以以為這是真的監獄和囚犯。(Photo credit: PrisonExp.org)
|
實驗開始時,監所管理員和囚犯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經歷這些不合理的限制後,開始發起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與監所管理員衝突。Zimbardo要求監所管理員及監獄官要用盡各種方法控制局面,包括體罰、脫衣羞辱、撤走監獄裡的生活用品、甚至讓他們空手洗馬桶;有些囚犯因此產生極度的壓力反應:哭喊、暴怒、憂鬱…因此有些飾演囚犯的受試者在實驗初期或中期被「釋放」。但是整個實驗局勢越演越烈,最後全面失控。
被分派到當囚犯的受試者Tommy Whitlow在監獄的編號是8612,他遇到的監所管理員特別嚴苛,因此在實驗中領導囚犯叛變,但叛變失敗後產生極度的壓力,也因此在不到36小時就被「釋放」。(Photo credit: PrisonExp.org)
|
到了第六天,Zimbardo邀請其同事Christian來觀察實驗監獄進行,她認為這項實驗違反倫體道德,並要求Zimbardo停止了實驗。這個實驗後來被稱為「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在史丹佛監獄裡,原本的受試者是從大學生中挑選,他們是前做過多方面的心理評估,遴選出的受試者是受法無前科、情緒穩定且身體健康,所有的心理評量都是在正常的範圍。
社會影響,一群人說久了就會像真的
Zimbardo史丹福監獄實驗「監所管理員」和「囚犯」是隨機挑選,在實驗初期這兩組人並沒有系統性的差異,但在研究結束之前,卻出現迥異的行為表現;平常溫和的受試者在變成監所管理員後,居然出現攻擊行為,甚至會虐待囚犯;成為囚犯的受試者,也出現病態行為、被動退縮以及無助感等。
這個實驗說明「環境影響」超出人們的預期,原本正常、健康、善良的普通人,因為被指派的角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就發展出迥然不同的行為表現。群體心理運作是暫時的,但呈現出的特點卻是很清晰明確,當個體逐漸融入群體的特點,容易出現自身個性消失,以及觀點的改變;就像在史丹佛監獄實驗一樣,每個人都融入的角色,自身個性透過穿著的服裝被去個人化,使得這群人行為開始改變。
社會心理學的群體,其組成未必要個體獨立出現在某個地點,有時候某個情感作用或者某個信念發酵,數以千計的個體也可以獲得心理學上稱的群體。就像網路上的留言或者推文,也是一種信念或者想法聚眾而成的群體,有時候我們無意識地留言與分享,會造成別人有意識地解讀。
群體的效應,會讓黑的變白的,白的變黑的;通常過了一段時間再回來看,會覺得當初怎麼傻傻的,但是在當下自己並不會那麼認為。這就是社會影響的力量。 |
所以,在侏儸紀恐龍或者沙威瑪事件,有沒有人真的相信是真的?就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一定會有人真的認為那是真實事件。這裡提供三個方法,避免群體取代個人心智
1. 運用批判性思考,站在客觀角度分析事件合理性,保持自己的獨特性,並嘗試從事件另一面論證。
2. 承認自己都有犯錯的時候,發現苗頭不對,不堅持到底。
3. 群體號召某行動議題時,不第一時間附和,讓自己有緩衝時間思考。
吸收或轉發訊息前,多思考一下!通常第一個時間做的決定,未必會是最好的決定。果決與衝動,畢竟只是一線之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