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很大,請保持對世界好奇;我們都在旁邊。
|
我們應該用未來的眼光審視現在,而不是用過去的經驗來框限未來;現在的教育似乎都在經營現在和過去,但誰在經營自己的未來?現今的教育體制,幾乎訓練孩子向分數看齊,但是分數僅是代表現在的知識,未必是預測未來表現的單一指標。
為人父母,教育領頭
嚴長壽在《教育應該不一樣》舉例前旅居新加坡法式料理餐廳「Restaurant ANDRE」江振誠的例子,他說到:「如果決定從A點走到B點,兩點之間或許有近路,或許有遠路,只要想到B點,就要經過中間的過程,否則不要到B點。」我們常設定好孩子要走父母曾經想走的路,但這條路未必是孩子的天賦,走得並不是那麼快樂。嚴長壽在書上舉一個來自《孩子謝謝你 – 一個父親的懺悔》的例子。孩子對著父親說:「我想不透,一個人可以在口口聲聲說愛一個人的同時,以毀滅他的信心、自尊、情感為樂。…如果我十年不回家,你會怎麼樣?」很多時候,就像MJ老師提到的:只用微觀的角度看世界,小事都會變成超級大事。有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是:你的孩子不愛你。現今生活有太多缺席的父母(家庭會傷人,你是個缺席的父母親嗎?);曾經有孩子對他家人說:「與你們在一起,物質上十分豐富,但是精神上卻深深恐懼。」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讓我們的家庭或教育帶到這一步?當父母兩個面對一個孩子,都沒有辦法教好了,又怎麼期待學校老師一個,教好全班三四十位學生?
學習學習,探索人生
孩子的人生,是要他自己走,是要他自己去選擇;我們充其量只能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都在旁邊,陪著。在教育領域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為什麼要用過去的知識,教導現在的學生,去處理未來的問題?」教育應該是為孩子照亮未來的探照燈,並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曾經有個孩子興高采烈地對家人說:「我想要當導遊,我要學很多種語言,然後帶著身邊的人去探索世界」;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應該是要鼓勵他去探索、去嘗試,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是傳統的父母對他說:「去當老師呀!有寒暑假出國玩,工作又穩定!」太多時候我們都幫孩子做了決定,也因此不能怪現在許多媽寶或爸寶的出現。後來這個孩子再也不探索自己想做的興趣,也不想要順從父母期望,於是他變成了所謂的啃老族。
夢想再大,一步一步來,你都能辦得到,用宏觀的角度來看你的人生。 |
跌倒爬起,成就自尋
職業,只是謀生的工具;但志業,卻是讓人足以燃燒熱情的天賦所在。再大的夢想,只要分段去做,總有一天也能達成;再小的夢想,如果不去行動,哪裡也到不了。有一位孩子的母親,曾經夢想擔任空服員,而工作一段時間後重新練習英文和學習航空相關知識,當他的孩子還在蹣跚學步時,提起勇氣報名了空服員的面試,即便錄取機率很低,但他仍勇敢跨出那一步,她驕傲地說:「我要告訴我的孩子,夢想不管多久,只要行動就有實現的可能;而嘗試過才能告訴自己沒有遺憾,我想讓孩子知道:只要你覺得這件事情做起來能帶來快樂,我都會支持他的熱情。」人生,都有可能跌倒,但是不跌倒怎麼找到方法茁壯?人生本來就不公平,但怎麼讓自己在負面情緒中仍可以振作。
父母的愛是孩子堅強後盾,別當缺席父母親。 |
做人道理,求生能力
MJ老師不僅教孩子怎麼求生,只要活下來一切都有機會,自己的人生可以創造。而另外也強調做人的道理,也是領導與被領導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把身邊發生的事情當作理所當然,但是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別人願意付出,懂得學業知識,並不代表他夠成熟懂事。擁有工作的能力,並不等於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沒有去闖沒有去衝撞,那麼他的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沒能說得準,但是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我們活在一個高度依存的世界,孩子卻時常對周遭事物一無所知。教育,大概就是你越不去經營,他就越有可能長成你不想要的樣子。
MJ老師提到:「任何的教育手法,只有三十年後才知道有沒有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任何的明星工作身為父母能確定三十年後仍存在嗎?有時候我們想的和我們真正要的其實是存在落差,因為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如果把時間精力花在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上,就無法全力以赴去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現狀。
我們都不是先知,未來怎麼樣沒有人說得準。只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學習,並且培養它們規律實踐的習慣,自然有彈性應付這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