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Persona)」,也就是每個人在群體中所扮演出來的樣子,但自己內心往往和面具所顯露的可能存在落差。卓別林:一個帶笑的畫面,或許也帶著淚。
Photo credit: https://image5.uhdpaper.com
「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
電影《小丑(Joker)》詮釋出一個人的多面向,也道出我們曾堅定以為的事實,可能僅是別人妄想下的虛假。 在小丑這部電影裡,主角亞瑟(Arthur)期待自己能夠成為喜劇演員,把歡笑帶給身邊的人,而電影裡的畫面也有一幕的背景是卓別林的海報。我覺得在電影裡這句「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也間接呼應卓別林在《尋子遇仙記(The Kid)》在片頭裡的一段文字「一個帶笑的畫面,或許也帶著淚(A picture with a smile – and perhaps, a tear.)」。
社會拒斥–被排擠後的情緒反應
被人拒絕或排斥,是人所經歷到不愉快的感受;因為常會覺得個體的本身被否定,進而產生了負向的情緒。心理學研究發現經歷社會排擠的個體,容易出現攻擊反應。特別是對於拒絕特別敏感的人,當經歷的挫折或拒絕時,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Arthur在電影裡幾乎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他期待得到肯定,他身邊的人卻沒有給他回應,甚至電影一開頭就是他拿著「一件不留(Everything must GO!)」的看板,還被一群青年欺侮,最後還被投訴未歸還廣告看板,他向老闆反應為什麼要偷一個沒有價值的看板?但老闆不理會他的解釋,一步一步將他推向邊緣外的邊緣。
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在現實生活中,身邊總會有人嘗試傳遞訊號,無論是示好或是求救,心思細膩的可以接收到這樣的訊號,但大而化之的可能就會忽略這樣的訊息,有些時候傳遞訊號的個體,可能因某些原因未必能夠大聲呼喊,使得他們的聲音變得很小,但訊號微弱並不代表訊號不重要。而最後他釋放出心中陰影的黑暗面,殺了霸凌他與欺侮他的人,這樣的結果在電影一開始的廣告看板,也鋪陳出電影最後的結果:Everything must GO!
人生當中有很多東西,必須讓它過去。
Photo credit: https://image5.uhdpaper.com
榮格的自體心理學–我們都有一層假面具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有自己意識所了解的部分,可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好惡是什麼?但還有一部分是自己沒有察覺卻不自主地去做,也就是自己理解以外的內心世界。榮格(Jung)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都有對比性的兩個自己獨立存在,潛意識裡的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存在著但卻又不被個體所覺察。
這樣對比的兩個狀態存在內心世界,雖然產生矛盾,但並非一定是衝突,有時候是能夠產生互補,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心型態。Jung對於心理違常的觀點,是個體內心世界的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失去平衡,原本潛藏在內心世界未曾表露的潛意識開始出現失控。也就是他認為心理疾患所有人類在潛意識裡共同的症狀。
人在群體中總是有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每個個體在群體中都有所屬的角色,心理學家榮格(Jung)稱為這些角色為「人格面具(Persona)」,也就是每個人在群體中所扮演出來的樣子,但自己內心往往和面具所顯露的可能存在落差。這種人格面具某一程度是自己認同的「假面具」,所以常會讓人習慣「某種角色該有的樣子」。
認為自己是主管就必須要有主管的樣子,自己是父母就該有父母的樣子,當學生就該有學生的樣子,做小丑就應該要有帶給別人快樂的樣子。這些樣子潛藏在面具底下,真實的狀況就只有自己清楚與明白,因此裡面有台詞「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只有自己知道哭笑的表情底下,內心真正的情緒。因為多數我們給別人看的那面,都只是我們想讓別人看到的那部分。
戴著不適合自己的面具,往往會鑽牛角尖
但未必每個面具都適合自己,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常常會有預期的角色加諸在我們的身上,別人總會期待你應該是什麼樣子,你還年輕「應該」多加把勁,你還很菜「應該」多聽前輩建議,這些建議有些時候我們願意接受,有些我們被迫接受,人的內心本來就能接受人格面具的存在,不論這個面具多不適合自己,有時候會因為勉強戴著這層無法駕馭的面具,最後導致失敗;而原本「應該」要有的樣子,最後有很高的機會變成「必須」、「一定」的信念。心理學家Ellis認為當人常會覺得自己「必須」怎麼樣時,往往會產生扭曲的非理性信念,導致情緒困擾,這些非理性的信念通常包括了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處境的要求。
這不適合自己的面具,最後會導致內心的崩潰,甚至影響身心的健康,因為過分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使得精神上累積許多壓力,電影中Arthur說他「一出世就是要帶給人歡笑與歡樂」,這時候他人生的意義是「為世界帶來歡笑與歡樂」,因此也成為他必須要記得微笑,電影中他離開小丑工作室的樓梯間,看板上寫著「不要忘了微笑(Don’t forget to smile)」,當他被老闆解雇離開前,他把牌子上的「forget to」塗掉,變成「不要笑(Don’t forget to smile.)」。
其實意謂著他不要再帶著戴給人歡笑與歡樂的假面具,而原本「必須」要帶給人快樂的信念也不需要存在。在他上Murray節目上,等候室的鏡子裡寫著「戴上快樂的笑臉(Put on a happy face)」。
「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
Photo credit: https://image5.uhdpaper.com
使他潛藏在內心裡的潛意識開始釋放出來,電影一開始其實就暗示著Arthur本身就不是快樂的人,他無法帶給別人快樂。人生當中我們往往無法給予別人我們自身缺乏的東西,一個沒有快樂的人,即便他的母親一直稱他的小名為「快樂」,他未必打從心裡能夠有快樂,而所有看得到的笑容,都只是一種面具,甚至是一種病症。影片中常出現Arthur無法控制的狂笑是一種症狀,他在化妝鏡前需要用雙手拉開嘴角,才有辦法出現笑容,某一程度是種強顏歡笑,對小丑而言當笑變得是一種不得不得動作時,那已經失去了帶給別人歡笑的能力。
在這種狀況下,Arthur在日記寫著「人總期望你表現的沒有患病一樣(The worst part about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某一程度他知道自己有患病,只是他得用力用微笑來偽裝自己的痛苦。
「為世界帶來歡笑與歡樂」,最後變成強顏歡笑,當笑得用雙手拉開嘴角,對小丑而言是一種不得不的動作。嘴裡的笑容,眼角的淚水。
Photo credit: https://image5.uhdpaper.com
他原以為的事實或所相信的事情,最後發現竟是他遭受到的欺騙,以及他母親的妄想,Arthur不是母親前老闆偉恩的孩子;看似好心的同事給了Arthur一把槍要他好好保護自己,但最後卻是挖了坑給他跳;他沒有和鄰居交往過,那一切只是他的想像。他發現自己是被母親領養,而且最後還發現自己小時候遭受到虐待,這一切當他明白後,他說「原本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但現在我發現原來是一齣喜劇(I used to think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會讓Arthur覺得人生是悲劇,因為他長久戴的面具不適合他,他也覺得自己期待和現實有落差,這種落差越大,失落的挫折也越大。但他發現這一切事實的真相時,他對於人生有了新的理解,這種理解讓他覺得生活的一切有了合理的解釋,他所戴的小丑面具,或許不再是帶給人歡笑的角色,而是重新詮釋他所處的社會中,被排斥的那群丑角找到了一個替他們發聲的管道,也就是Arthur最後的行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接受了自己原本的樣子,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喜劇,對和他相同背景的人,他的行為造成了一股旋風,也是一種喜劇。只是這種喜劇在另外一群人眼裡,卻成了悲劇。
原本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但現在我發現原來是一齣喜劇;一個帶笑的畫面,也許也帶著淚。是悲是喜,只有自己的內心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