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妹心理學:那年室友想用心理學追女孩,結果…




      電影情節中,原本對男主角興趣缺缺的女主角,在經歷了驚悚事件,這時候男主角英雄救美,女主角觀感突然改變,然後彼此墜入愛河。這樣的例子,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知名的實驗稱為「吊橋效應」。

心跳加速是愛的感覺,還是錯覺?

       這種現象是源自於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人在經過山間的吊橋,又搖右晃地,帶有點懼高症又害怕跌下去的心情,讓心裡噗通噗通地跳,心跳加速的感覺,很容易錯誤歸因為身旁的人,所散發出吸引的魅力,因此有種墜入愛河的錯覺。這是加拿大心理學家Donald DuttonArthur Aron (1974) 所做的知名吊橋效應實驗(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experiment),然後受試者是青壯男性,走完吊橋後就會安排一位面容姣好的女研究生,對受試者說:「我在找受試者,可以請你幫忙嗎?如果你想知道實驗流程,請打電話給我。」然後就留下了有電話號碼的紙條給該男性(不過,我猜應該是實驗室的公用電話,絕對不可能是手機,因為…1974年應該手機還不普及),結果呢還真的有很多的男性打電話給女研究生。
        在吊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男性受試者因為走過又搖又晃的吊橋(然後就暈船了,喂!)出現了心跳加速的狀態,過橋之後又有正妹迎來,這時候男生就得推敲自己內心噗通亂跳,是因為怕高的恐懼不安,還是被美女吸引得小鹿亂撞。理論上應該是來自吊橋的緊張刺激,但是男生多數會把這種感覺解釋為怦然心動,有種戀愛的感覺,這在心理學稱為「心理激發狀態歸因謬誤(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


加拿大溫哥華卡皮拉諾吊橋(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實驗太過有名,所以心理學家到這邊都會變成心理學觀光景點,一定要去踩點打卡一下的!


吊橋效應要成功的秘密條件

      這時候想起大學研習心理學系的時候,和室友分享這個經典的研究,然後想要把妹的室友就開始「密謀」帶著心儀的女孩,去樂園坐雲霄飛車。你說為什麼不去走吊橋?嗯!這是個好問題,走吊橋或者去爬山這種約會的模式,應該還是有時代背景的差異。而且,現在要找到吊橋還不是那麼容易呀!

      終於順利約出去了,但回來他一點沮喪地說「我成功心儀的妹仔去遊樂園了,但是告白失敗了!」。

    「嗯嗯嗯!想也知道成功機率不高」室友納悶地看著我。於是我默默地跟他講另一段故事。

      吊橋效應要發生效果,你以為只有吊橋嗎?或者嚇嚇想把的妹仔,讓他花容失色就有機會擄獲芳心嗎?心理學研究是在把一些條件控制好,所得出來的結果,過去留下電話的女研究生是「面容姣好」,意思是她是個正妹來著的。如果這位女研究生顏值不高,這時剛走完吊橋驚魂還未定的男大生,看到卸妝後的女研究生,就就再次受到驚嚇(喂!正經一點)。
      這時候的男大生很少會將走完吊橋心跳加速的原因,解釋成怦然心動,因為心理上就會告訴自己:咦!是因為這位女生讓我心跳加速嗎?喔不!她不是我的菜,所以一定是剛才吊橋的影響。說了這麼多,我只轉過去跟室友講:嗯!你對自己的帥氣程度打幾分?(匡拉匡拉我怎麼好像聽到玻璃碎掉的聲音)
     「嗯!我又不差」室友堅定地回我
(好吧!既然梁靜茹都給你勇氣了,我只好繼續再講下去)

用雲霄飛車來模擬吊橋行不行?

「你帶他去遊樂園對吧?」
「是的!」

「你帶她去坐雲霄飛車,想要營造出心跳加速的情況對吧?」
「沒錯!就是你講的吊橋效應。」

「嗯!你清楚知道我講的是吊橋,可是我沒有說是雲霄飛車效應呀!」
「啊??」(匡拉匡拉我好像又聽到碎掉的玻璃,再次被碾碎的聲音)

雲霄飛車坐上去之後,下來就很難保持帥氣美麗,雖然心跳會加速,但是膽子不夠大形象會崩壞。



       事情是這樣的,德州大學心理學家Cindy MestonPenny Frohlich2003)就在遊樂園裡找來正在排隊坐雲霄飛車的情侶(不管是戀愛情侶還是宣稱只是好朋友的曖昧),和坐完雲霄飛車的情侶來做一下研究,想看看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吊橋效應的現象。然後搭乘雲霄飛車前後,讓他們對另一半的魅力指數作評分,結果發現坐完雲霄飛車後,魅力指數居然下降了;而且,而且,而且…MestonFrohlich也拿其他異性照片給受試者評分,結果發現搭完雲霄飛車的人們居然覺得其他異性的魅力程度居然明顯提高(做完雲霄飛車這不是甘苦到你,爽到其他人嗎?嘆)

坐完雲霄飛車之後,對彼此的好感度就下降了,雖然個別看沒有明顯差異;但是MestonFrohlich說如果不特別區分男女,那麼坐完雲霄飛車後,整體好感分數就會顯著降低,而且對陌生異性的好感度會提升耶! 
Photo modified from: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難怪,那天去玩遊樂園後,晚上他就說要跟學長出去吃飯。」室友崩潰地吶喊。
「哎唷!心理學告訴我們:外表是膚淺的,但卻是重要的,有一個效應稱為美就是好呀!長得好,什麼都對了。廣告不是說:人醜大腸菌,人帥益生菌嗎?」

「而且,你坐上去怎麼可能顧得了形象?帥帥的開始,然後過程鬼吼鬼叫,慘的話還會暈吐,下了雲霄飛車批頭散髮,驚魂未定,整個形象就是破滅呀!」
(匡拉匡拉


警語:心理學有正有負,應用前請詳閱實驗流程,或找值得信賴的心理師。


參考資料:
Dutton, D.G.; A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4): 515-517.

Menson, C.M.; Frihlich, P.F. (2003). Love at first fright: partner salience moderates roller-coaster-induced excitation transfer.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2(6): 53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