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擁有認證,就有執行功能;不是加上「專業」2字,就真能展現專業

我有一位朋友因為婚姻問題去找心理師諮商,結果心理師建議他離婚耶!
(個案感受不好,心理治療過程心理師不應替當事人做決定)

我朋友因為工作壓力大去找心理師諮商,結果談完後突破盲點,重新找回工作熱情。
(個案感受很好,獲得力量)

我有朋友因為感到人生困頓,去找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整個很沮喪,心理師都在面質他。
(個案感受不好,但心理師可能有其他治療目的)

最近和朋友聚餐中,他聊到曾經有接受過心理治療,同時也有推薦需要的朋友接受心理治療。但他跟我說心理師的專業也是有落差,我跟他說「醫療上有醫生緣,心理治療也有種心理師緣」。

雖然專業養成過程中,醫療從業人員在各自領域學習大量知識,接著還要實習後通過國家考試,最後才能成為一名專業人員。在這樣的思維下,就會認為通過層層訓練的醫療從業人員,一定可以展現專業做出合理的評估,為個案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但實際上有份發表在《醫學會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1]針對醫療品質的研究,透過醫療病歷紀錄,找出有多少比例的個案接受適當的檢查以及治療方案,結果發現只有36%至42%接受醫療準則的治療建議。

擁有認證只能證明通過門檻,並不代表有相應能力

只要符合資格通過考核,誰都可以拿到執照;但是考核通過過僅代表有操作資格,並不代表一定出類拔萃,或者能夠以最快的方式抵達終點。

就像多數人的第一張由國家頒發的證照:駕駛執照。代表你可以合法執行駕駛在道路上,但是多的是有了這張專業執照,卻仍不敢上路;或是馬路上多的是三寶,也是因為這樣保險也要考慮三保,除了甲乙丙式,還要考慮自己、別人和車子三種保障。(延伸閱讀:台灣人六大駕駛亂象與心理假設分析

之前就有分享過達克效應,越無知的狀況,越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本來就怪怪的,但有些人是後來才變得很奇怪,但是除非他自己有病識感,不然很難讓他改變。特別是當越在專業領域裡,隨著年資增加或者就會有種偏執,到最後就越來越聽不到真話,別人也不太想提出盲點,因為只要拍手說你好棒棒,他就會一直認為自己還不錯,然後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句名言叫做「裝睡的人叫不醒」,但後來會發現有些人沒有裝睡,卻也叫不醒,那應該可以稱為「專業昏迷」。也就是自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卻認為自己的盲點不存在。於是就把自己的知識停留在通過考核那時候。

當停止學習、不繼續精進自己的能力,或者對於預見的問題,已經存在確認偏誤,更是難以教化。有些人選擇持續更新知識,並不代表他們比較優秀,但至少代表他們願意走在前端,不是選擇停止腳步而是繼續前進。

雙方意見不同,得透過溝通討論消彌歧見

這種情況到職場,其實也常會出現;不同部門看的事情,就有不同的角度。但是溝通表達能力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兩個部門或者兩個專業,可以共享所看到的資訊,以及同樣的訊息彼此之間所解釋的角度是否有差異?然後彼此在交流後彼此思考與調整,雙方在訊息交流後,可以有多次的討論,這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相長。

溝通最終結果就只有三種:你被說服我被說服彼此找到新的共識,不管是哪一種,至少都可以繼續執行,如果彼此堅持己見,只會將持現狀。

但多數時候,常會聽到的是「我想要這樣、我的經驗這樣告訴我、我覺得是這樣…」、「過去我們都是這樣做的,所以照做準沒錯」、「我是教授、我是老闆(或其他權威人士)…我覺得應該要這樣」。

偏偏「感覺」不一定是「事實」,更何況個案和客戶是把希望寄託在專業人士身上,您的判斷與建議可能影響到他後面執行的成果,那麼你願意為你的決定負責嗎?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人永遠不犯錯,但不做決定比做錯決定有時還糟。

也有些人執著於證照的追求,好像通過證照就能把事情做好,然後通過某鑑定或考核,就能為自己的技能加分,有些狀況的確是要證照,讓執行專業業務有合法性與合理性。但在有些狀況下,有沒有「認證」與否,也無法代表是否有真正實力。


[1] Levine, D. M., Linder, J. A., & Landon, B. E. (2016). The Quality of Outpatient Care Delivered to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2 to 2013. JAMA internal medicine176(12), 1778–1790. https://doi.org/10.1001/jamainternmed.2016.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