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若有一個人具備多項技能,工作能力佳,這樣人才求之不得,不可取代性很高,但這樣的人在現實職場上,真的就容易順風順水嗎?
工作上,多數人不喜歡遇到「不懂裝懂」的同事;但是,有些能力好的員工開始學會「懂裝不懂」。懂裝不懂,並不是指混水摸魚,而是不在自己職務範圍內,隱藏其他斜槓的技能。
不懂裝懂的人,會讓一起共事的同事很累;但是懂裝不懂,可能會讓自己安分守己地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好。
工作表現優異到竟然笑著憂鬱?
任職於某知名企業的彥軾熱愛學習,具備有A、B和C三項技能,部門同事恬禎專精C一項技能。按照常理,彥軾應該在公司裡應該如魚得水、游刃有餘,事業發展風生水起。彥軾臉上總帶著微笑的彥軾,內心真實感覺是心如刀割的鬱悶。
(延伸閱讀:微笑著憂鬱,用S.C.A.N技巧觀察身邊親友是否笑中帶淚)
假設您是部門主管,發現恬禎可以做的事情,彥軾也都能夠輕易上手;但是彥軾能完成的事情,恬禎卻做不來。這樣的情境,久而久之會變成什麼樣子?。彥軾和恬禎的職稱相同、薪資福利相同,只是會的技能略有不同。最後主管通常會讓恬禎負責只需要執行C項的任務,但會交付彥軾其他需要A或B技能的專案。
但彥軾喜歡C工作內容項目勝過A和B,但是主管總是要求他執行A和B的項目,久而久之彥軾要做的,就不是他原本喜歡的內容,雖然不討厭但也很難保持熱情。然後恬禎可能一直重複C項任務直到職業倦怠。
(延伸閱讀:熱情與能力的工作4象限,陷在埋沒區最容易沉默離職)
自證預言+效率偏誤=能者過勞
主管可能主觀認為某些員工能力有限,認為某些員工不擅長某些事情,因此就會比較少指派挑戰性較高的工作,如果人力資源部門也忽略這群員工而沒有給予應有的培訓,這其實進一步剝奪了員工成長學習的機會,然後同樣的任務永遠學不會,最後變成能力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負向循環,在心理學這現象稱為「自證預言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只因主管主觀認為一般員工只能處理基本的工作項目,而能力表現優異的員工,就要讓他盡情發揮,工作效率也會比較有產值,這時候主管腦中就出現「效率偏誤(Efficiency Bias)」。
主管傾向指派重要中做給效率高、執行力強的員工,因為這樣能迅速解決問題並且看到成果。這種做法會使得這些能力優秀的員工擔負的責任壓力不成比例增加,而效率低的員工反而無需承擔壓力。當在組織中,分配到的任務和團隊相互依賴性高時,容易出現「社會補償現象(social compensation)」,這是團體某一成員特別認真工作,來補償另一成員的缺點或能力不足[1]。
(延伸閱讀:職場的巴金森氏症)
說不會,不是真的不會,是這樣才不會太累
「不高興可以走呀!」「你可以選擇離開啊!」「你可以選擇不要留下!」不同公司各有各的文化,但是職場有些對話台詞,在不同組織單位裡總是那麼熟悉、那麼頻繁地出現,這台詞在主管階級,像極了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集體潛意識」般存在。可是當優秀的員工真的提出辭呈離職之後,主管看著人力無法補足,才抱怨人才稀缺、人力難找。
現在有些員工,在面對新的任務會表示「這我不太會」;背後未必是新世代的怠惰,也未必是謙稱,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是「說不會,會不會比較不會有事」。也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是,主管會以勉勵的方式訓斥「不會就學呀!不然請你來做什麼?」
如果你表達最近手邊工作已經快要超過負荷,主管會不會體恤地說「你最近真的太忙了,這案子我另外交派給其他同事負責」還是會說「全公司還是你最靠譜,這案子交給你絕對沒有問題。」然後你就默默咬緊牙根承接這項新任務。
彥軾最後選擇了離開,離開後原本的公司仍沒有人知道他會專業技能除了A、B、C外,還有D、E、F、G…只是他選擇了低調,他知道在原本的公司,可預期增加的不是薪資而是工作量。他選擇了「能者,不該過勞」,能者要保持健康狀態,才能持續產生價值。會離開,因為他始終在做他能做,但是不是最愛做的事情,做不好或做得好都會被說閒話,不想要再情緒內耗。只是,企業怎麼發展出這種文化,讓人才不敢盡情發揮長才?而需要靠著「藏才」才能保護自己不被燃燒殆盡。
「主管交辦事項」永遠會超出原本應徵的工作範圍。職場彷彿是專業技能特賣,工作加量,但薪資不加價。就像戲劇《影后》裡的一句台詞「我家最多的就是充電器,因為手機絕對不可以沒有電;可是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我到底還有沒有電,這樣的人生是有問題的吧?」
(延伸閱讀:「抗BLUES」五招因應開工憂鬱,遠離收假症候群)
[1] Williams, K. D., & Karau, S. J. (1991). Social loafing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The effects of expectations of co-work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4), 570-581.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61.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