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心理分析有劇透,請自行決定是否往下閱讀】
【內文心理分析有劇透,請自行決定是否往下閱讀】
朴涎鎮帶頭的霸凌五人幫,為什麼高中時期就可以那麼沒血沒淚?能把霸凌受害者視為生活消遣的玩物,兇猛惡劣得尋找下個獵物。
什麼樣的青少年容易出現霸凌行為?有些研究認為低自尊比高自尊的青少年比較容易出現攻擊霸凌行為。但也有學者持不同的看法,認為高自尊的個體,如果同時也有高自戀特質,當他們自尊受到羞辱或侮蔑時,反而容易攻擊霸凌。或許就是所謂的「見笑轉生氣(台語:惱羞成怒的意思)」。自尊可能不是一個預測攻擊霸凌的單一指標,但自戀特質和攻擊霸凌卻有很高的相關性。
尹昭熙「我已經不會再害怕你了,因為你本身一點都不可怕,我怕的是你家的錢,仔細想想你真的很可憐,所以我決定我要原諒你,因為我是個比你更好的人。」
聽完這句話之後,小朴涎鎮就說了一句「我突然變得很可憐?還變得比你更糟了,是嗎?eo4,妳一下子說那麼多,我哪受得了?」玻璃心碎了滿地,然後就用「賴打(台語:打火機)」幫撞衫的除衣服上的毛球,衣服燒起來後繼續嗆聲,尹昭熙衣服燒起來求小涎鎮放過她,結果小涎鎮竟然把衣服著火的昭熙推下樓。
果然應證了:高自尊者+高自戀,再加上自尊受到羞辱,然後點了賴打,結果就…展開《黑暗榮耀》的霸凌劇情。
《黑暗榮耀》霸凌五人幫患「行為規範障礙症」的機率極高
「行為規範障礙症(Conduct disorder)」會重複出現侵害他人權益或社會規範行為,而且這樣的行為通常是違法的。而且這些行為嚴重度向是對人的攻擊或殘酷行為,已經不是青少年常見的惡作劇。這些行為的特徵往往冷酷無情,而且個體常常毫無悔意。在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行為規範障礙有以下特徵:
(一) 攻擊人及動物(Aggression to people and animals)
經常霸凌、威脅或恐嚇他人。曾使用可嚴重傷人的武器(劇中最有名的就是電燙棒),對他人施加冷酷的身體凌虐。
(二) 破壞毀損(Destruction of property)
故意毀壞他人所有物,意圖造成嚴重破壞。
(三) 欺騙偷竊(Deceitfulness)
闖入別人的房子、建物或汽車。經常說謊取得好處或逃避應負的責任義務。或是曾在直接面對受害者的情境下,進行竊取的行為,或者偽造變造相關文件。
(四) 重大違規(Violations of rules)
深夜夜遊、逃學或逃家不歸。
行為規範障礙的青少年,也常會出現其他問題,像是物質使用。出現有行為規範症狀的個體常會伴隨物質使用,物質使用後又容易出現行為規範障礙症狀,兩者互相產生惡性循環的影響。霸凌五人幫的李蓑羅就是個毒癮者,當她戒斷症狀出現時,全宰寯對她說「我知道戒斷症狀讓妳很痛苦,但吸毒是妳的問題,搞清楚狀況好嗎?」這大概就是宰寯在劇中唯一講得最中肯的一段話。
文同珢她老母鄭美熙在精神科門診的病歷
鄭美熙在文同珢租給她的房子裡縱火後,被帶到精神科門診就醫。劇中特寫醫師在病歷上寫下的內容:「delusion of persecution」、「IED」、「Alcohol use disorder」;身為臨床心理師的筆者,當然就要展現專業的一面,介紹一下這三個分別是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間歇暴怒障礙(IED)和酒精使用障礙症(Alcohol use disorder)。
間歇暴怒障礙症(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ED)是一種行為爆發的疾患,每周平均出現二次以上的言語或肢體攻擊,像是發脾氣、言語爭執攻擊或衝突;肢體攻擊從拉扯到造成損害都有可能;這種暴怒的情況,與誘發事件之間社會心理壓力強度不成正比;而這種反覆的攻擊爆發常常是突如其來的衝動或憤怒使然。不過,鄭美熙的間歇暴怒症狀也有可能是酒精使用障礙症引起。
鄭美熙的「間歇暴怒障礙」,和霸凌五人幫的「行為規範障礙症」在DSM-5疾病診斷準則分類裡,皆屬於「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這裡或許是一種隱喻,暗示霸凌五人幫和文同珢她老母都是同類人(都有一樣的病)。(延伸閱讀:壞掉的大人,無辜的小孩-兒虐天天上演,只是你我有沒有看見?)
朴涎鎮的心腦狀態讓她沒在怕,所以霸凌從甩巴掌到電燙棒
研究與攻擊霸凌相關的大腦神經網絡,最常探討的是額葉(frontal lobe),前額葉結構異常或活化型態常與攻擊暴力具相關性。額葉與「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及「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有關,執行功能是指計畫或抑制行動認知能力與歷程,衝動控制則是當遇到憤怒的情緒下,避免自己行為失控的能力(劇中霸凌五人幫動不動就不爽罵髒話,其實也是一種衝動控制不怎麼好的跡象)。執行功能讓個體以理性且具有彈性的方式來應付情境,而不是單純受到外在刺激的驅使。執行功能不良與衝動控制能力減弱,皆讓個體容易出現攻擊行為[1]。
芝加哥大學心理研究團隊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2]的實驗想探討高攻擊性的青少年,看感知痛苦時大腦的反應。研究團隊讓青少年觀看一系列造成疼痛的照片,有些圖片呈現疼痛是由別人造成(pain caused by another),有些疼痛是意外造成(pain caused by accident);當中有些青少年受測者是規範行為障礙,然後透過腦造影比較健康一般和具有攻擊性的青少年,在目睹疼痛情況時,大腦活躍的狀況。
結果發現在觀看意外造成疼痛的圖片時,一般健康青少年和攻擊性青少年在與疼痛處理的相關腦區都會活化,也就是都可以理解觀看的照片情境會造成疼痛。但在看到有人故意傷害他人所經驗的痛苦時,規範行為障礙活化的腦區和一般青少年不太一樣,規範行為障礙受試腦中杏仁核和額葉與頂葉區域之間並沒有像正常青少年那樣,出現明顯有效連結;他們在觀看他人受苦的照片時,甚至與興奮感受或酬賞的腦區出現反應,這可能意謂他們可能容易「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規範行為障礙青少年在休息狀態下的膚電反應與心跳速率,比一般青少年還低,這種自律神經低活化的現象,使他們面對壓力刺激時生理激發程度較低,一般人意識到自己做錯事,就會緊張得心跳加速以及流手汗,但是規範行為障礙的青少年就會因為生理激發較低,使得他們敢做出危險的行為,對於處罰也相對不會感到害怕,這種「沒在怕」的身心狀態,使得他們會頻繁地出現對立與反抗的行為。
涎鎮呀!妳應該和美熙一起去掛號的。朴涎鎮呀!18歲時妳被昭熙說好可憐,36歲時妳被同珢說無比冤枉。但妳還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因為妳讓人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外(《黑暗榮耀心理學》-黑暗榮耀PTSD:電燙棒霸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仍選擇和一個傷痕累累,卻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人對槓。
[1] Fairchild, G., Hawes, D. J., Frick, P. J., Copeland, W. E., Odgers, C. L., Franke, B., … De Brito, S. A. (2019). Conduct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5(1). doi:10.1038/s41572-019-0095-y
[2] Decety, J., Michalska, K. J., Akitsuki, Y., & Lahey, B. B. (2009). Atypical empathic responses in adolescents with aggressive conduct disorder: a functional MRI investigati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80(2), 203–211.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o.2008.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