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Knutson(2007)發現消費者看到產品和品牌時,大腦裡的酬賞系統會活化,也就是看到喜歡的產品或者偏好的品牌,就會讓個體產生很爽的感覺;但是當消費者接著看到價錢時,大腦會啟動感覺痛苦的腦區。這個結果呢告訴我們呢,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某一樣東西是依據「價值或酬賞」以及「痛苦」兩個向度來決定是否購買(註一)。
先前指出要出現行為之前會有意圖,所以消費行為之前一定會出現購買意圖,而購買意圖通常在行銷裡可能是一種指標,像是詢問消費者對某項產品、某項功能、廣告或設計等向度來評估購買意圖。如果想要提升消費行為,我們可以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圖,購買意圖與產品本身的淨值有關,也就是個體覺得產品的價值與痛苦之間的差異越大,越有可能出現購滿行為。翻成白話文就是:覺得這項產品物超所值,喜歡的東西(價值高)又有能力購買(痛苦低)。
要提升消費意圖,就是要提高酬賞價值,並降低消費者的潛在痛苦。
|
增加報償指數
站在銷售者的立場,創造出價值高的產品除了產品本身夠優外,其實有一些心理學的策略可以讓產品感覺檔次更高。像是品牌、設計、包裝以及文案等,特別是語言文字的力量可以讓消費者產生高品質的錯覺,或者給予產品一個故事也容易讓我們對該產品印象深刻。
日常生活中,有時候透過文字就可以影響消費者的知覺評價:
● 賣咖啡:氣質美女拿著咖啡說「在這城市探索這城事」。
● 陽春麵:改個名稱–「中式燉肉末佐青蔥蔬菜細麵」
● 蚵仔煎:換個名字–「普羅旺斯鮮蚵青蔬佐滑蛋」
(左邊一碗50,右邊一碗100可能也會有人買單)
又或者我們去一頭牛吃燒肉,隱藏版的肋眼牛排如果標示:「八成嫩肉」和「二成肥肉」,通常八成嫩肉會讓我們心理上感覺有比較高評價的錯覺(啊!明明就是一樣的呀!),但如果「二成肥肉」變成「二成霜降薄紗」好像又感覺不一樣了。
另外,在心理學上也有透過視覺操弄來讓消費者心理上有物超所值的感受,其中一種技巧就是使用「錯覺」,錯覺指的是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徵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覺經驗。其中一種叫做「橫豎錯覺(horizontal-vertical illusion)」,你看下面橫的和直的兩線條,會覺得哪一條比較長?但不管怎麼樣,其實這兩條線是一樣長的,我們的知覺並非總是以真實的比例來呈現,我們所看到的訊息都是經過預期心理所產生的重整型態,我們受過去經驗的影響,都會認為高的就是比較大,所以就會用這樣的法則去判斷。
橫的和直的兩線條,會覺得哪一條比較長? |
這樣的現象就可以影響消費者的知覺感受,像是這兩瓶水Jason以非正式的方式調查:哪一瓶看起來裝得比較多?多數的朋友都會選擇A瓶,因為他看起來比較高。
實際上A的水是550 ml,但B的水有600 ml;但多數認為A比較多,少部分認為一樣多,但就算賣同樣價錢,A牌水還是比較賺呀!(設計對白:同樣的錢,賣你比較少,怎麼樣?咬我呀!)你覺得我是在唬爛嗎?這是Jason實際去超商拍的水!
降低痛苦指數
那痛苦的面向除了金錢以外,還包括了時間及流程;簡單的說買一個東西花了很長的時間,或者需要繁複的流程才能買到,當然就會讓「痛苦」的傾向變高,即便商品有價值,但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意圖就會大打折扣。
舉例來說,某個知名的火鍋店,在讓顧客等候的時候可以做其他事情,因為等待時間太長對顧客來講可能會出現一種「浪費時間」的感受,但若讓這段時間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會讓消費者覺得「值得」,就讓痛苦的向度減低並增加其酬賞的向度。如果沒有辦法提供額外服務,降低消費者的「不確定性」也是另外一個可行方案。
你若在高鐵遇到大誤點,然後站務人員跟你說:「我們正在極力搶修中,會盡快恢復通車」或者「維修人員已經找到故障,預計在二十分鐘即可恢復通車」;哪種回應會讓你起肖?前者的不確定性太高,但後者我們至少可以預期時間有多久。
所以有種公車站牌的設計,是會告訴你某號公車預計幾分鐘進站,這種消除不確定感會讓等公車的情緒好很多。
公車站牌電子顯示某公車預計幾分鐘後到站?現在也有手機APP可以查看公車動態。(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提供)
|
結論:讓消費者「誤以為」物超所值
其實人類在購買東西並不是總是理性的,常會被外在線索所欺瞞;所以適時地提供外在線索讓消費者產生錯覺,就可能提高銷售數字唷!至於實際可以怎麼做?靜待下回分曉。
註一: Knutson, B., Rick, S., Wimmer, G. E., Prelec, D., & Loewenstein, G. (2007). Neural predictors of purchases. Neuron, 53(1), 147-156. doi: 10.1016/j.neuron.2006.11.010
[Impact Factor of Neuron: 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