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語言的使用:心理學術語與「述」語

    
       心理學術語,只有在心理學家互相溝通時,他才有用處;既然心理學講座是講給非心理專業的聽眾,術語只會讓聽眾困惑,反而模糊了要傳遞的訊息;總是要把這些術語,轉化成平易近人,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的描「述」語言。

       一般人或許會聽過佛洛伊德,但他未必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人可能聽過精神疾病,但他未必了解「心理衡鑑」、「認知功能」或「DSM診斷準則」。除非心理師都確定聽眾都懂你要講的東西,不然盡量用白話文來做溝通。心理背景的專業看到學術論文,要英翻中大概不算困難;但在民眾的講座上,除了英翻中外,更要中翻中(中翻中的概念是MJ老師教我的)。也就是用白話文解釋心理學的意義。舉例來說: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人格(personality)心理學,可以用甚麼白話文?今天我們要來講「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或是「歹性地」的原因。

. 演講內容與講題呼應

       假設今天的講題是「融化冰凍的親職關係」,就得在演講內容中回答這個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通常這種解決問題的講座,最容易出現三種陳述方式:親職關係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但是來聽的聽眾都嘛知道很重要!)。接著再講親職關係不好會怎樣?會怎樣啪啦啪啦(大多數的聽眾都知道親職關係不好的感受,但就是想知道怎麼辦)。最後再講:可以怎麼做,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百點(通常這時候聽眾就會不耐煩了,講這麼多有講和沒講一樣)。
       其實,演講的內容要和主題呼應,更重要的是希望聽眾怎麼做?最好是很容易記的步驟,而且最好不要超過三個。簡單地說,準備一場演講,總是要想清楚你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要帶給聽眾的核心概念是什麼?這個是要講者替聽眾去濃縮整理的。
把原文理論翻譯成中文,未必就能做好演講;你有曾經遇過大學教授把原文書翻譯成中文照唸一次的教學嗎?Jason遇過,那真是很特別的經驗。

. 案例與故事襯托主題

       案例和故事總是能夠讓聽眾印象深刻,也是在我們記憶中可以保留一段時間,因為有畫面也好理解。就像現在請你想三隻小豬的故事或小紅帽的故事(我們應該有一段時間沒有聽到這個故事了),但仍然可以建構出故事的內容,而且還八九不離十。換心理學的例子,我們提到H.M.的這位個案,就會很自然聯想到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也是會有人想到服裝品牌H&M啦!)。不過不管怎麼樣,故事和案例總是最好去描述心理學理論或者應用,通常也是聽眾會比較投注注意力的部分。所以演講的時候,不仿多舉身邊的例子,來詮釋心理學的概念。
書本的知識,要拿到生活中用得出來,那才是活的東西。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那是個體真實的人生經驗,也是心理學有趣的地方。多體驗人生,發掘身邊有趣的事物,然後把這些故事搬上講台。

. 為什麼這個重要?

       有效的演講的原則之一是:聽眾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渴望什麼?你所講的都需要扣到聽眾的自身關心的事情或利益。如果這個沒有辦法誘發他們的興趣,或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那麼聽眾聽完離開,還是一頭霧水(還好他沒有對你吐你口水)。有夥伴問:怎麼知道聽眾的需求?這時候你可以去問主辦單位呀!如果事先沒有調查聽眾的組成,那麼我們自顧自準備的內容,可能到現場完全無法打中聽眾的內心。同樣是講「壓力調適」這個主題,但是演講地點辦在校園、職場或里民活動中心,所講的方向可能就不一樣了。

因為你是心理學專家,所以你得告訴聽眾方向,要告訴聽眾方向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然我們只會帶著迷濛的聽眾,繼續迷路。

       下次在構思演講內容時,可以嘗試告訴聽眾可以在這場演講中告訴他們:可以獲得什麼?而非僅是描述心理學的理論,所謂理論是針對心理現象做事實的描述,講得是個體運作的歷程;而心理學的運用(功效),是指這個理論可以為聽眾做什麼?講的是理論的運用層面,並且可以從當中獲得的益處是什麼。只要聽眾覺得有趣,他們就想繼續聽你說,他們不會投入無趣的演講,無論乏善可陳的是內容、還是我們演講的風格。所以在演講的時候,總是要想著:「我要讓聽眾做什麼?(喚起行動)我該向他們說什麼,才能讓他們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