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配對連結,讓有些人心煩意亂睡不著覺

最近床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為什麼床會讓人如此情緒激動?(床本身是無辜的)床是一個中性刺激,但是人的大腦會把許多人事物進行關聯配對,接著產生記憶,記憶也會形成回憶,好的回憶心情會感到得意,不好的回憶心情會感到失意。而床大概是繼椅子之後,人最常接觸的空間,所以好好保護床的世界,就有機會增進健康的幸福生活。

古典制約學習-中性刺激產生理反應

講到連結學習,就和「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有關,這是一個制約刺激和「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產生連結,接著「制約刺激(Conditioning stimulus, CS)」產生「制約反應(Conditioning response, CR)」的歷程。

時間場景回到心理學經典人物-巴夫洛夫。他實驗室裡的那隻可愛的狗狗,每次被餵食時,狗狗就會垂涎三尺,食物是一種非制約刺激,因為食物流口水是一種「非制約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 UR)」。但每次餵食前,狗狗聽到餵食者身上配戴的鈴聲,久而久之狗狗就知道鈴聲和食物總是伴隨出現,最後狗狗聽到鈴鐺就會不自覺地流口水。這時候鈴鐺就是一種制約刺激,而聽到鈴鐺流口水就是一種制約反應。

刺激本身是中性的,但因為產生了制約學習歷程,最後中性刺激會引起情緒生理反應。而且即便您知道會有這樣的制約,仍然很難避免。就像現在請您想像嘴邊有一片檸檬,接著你舌頭去舔一下檸檬汁,我想現在嘴巴應該就會有唾液開始分泌了,光想像有檸檬就足以讓我們出現生理反應。「舊地重遊」也會讓我們出現古典制約的反應,在舊地當時和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情?產生什麼樣的感覺?現在重新到這樣的環境,相信多少都會襲來一股回憶殺,而出現一些情緒的波動(就看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回憶,這波動可能是擾動或是悸動

失眠患者每晚都在進行「Little Albert實驗」

心理學派大師 John Watson把古典制約的概念,用在一位小嬰兒身上進行實驗。這位小孩叫Albert,因此這個著名的實驗就被稱為「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故事是這樣的:Albert一開始並不害怕包括老鼠、兔子、猴子、狗、棉絮這類毛茸茸的東西,也就是對這些東西並沒有明顯的情緒反應。接著在實驗過程,Watson讓Albert和白老鼠接觸,接著就用鐵鎚製造出巨大聲響,把小Albert嚇得哇哇大哭。就這樣進行了幾次,原本小Albert並不怕老鼠,但白鼠和巨大聲響配對幾次出現之後,小Albert看到老鼠就感到害怕,甚至不想面對,而且只要相關毛茸茸的東西,小Albert也會想要逃開。於是Watson讓Albert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您一定好奇,這跟失眠有什麼關係?和房間那張床有什麼關聯?事情是這樣的,如果你把上面這段歷程,老鼠換成「床舖」、鐵鎚聲音換成「失眠」或是「歐爸」,是不是一切都變得合理?

失眠的人看到床就戰戰兢兢,躺在上面就非常焦慮,原本應該要是「床舖-好眠」的連結,卻變成「床舖-失眠」。所以躺在床上睡不著時,在床上滑手機就是在和床舖做錯誤的連結(延伸閱讀:睡前滑手機,對睡眠有這些異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床的配對連結錯誤,就會產生許多問題。

前任看到床就心理不爽,因為無法忍受從「床舖-愛情」的連結,變成「床舖-另一半新歡」,而且還是同一張床。小Albert從一開始怕白老鼠,到最後毛茸茸的東西都怕,這種害怕被放大了,於是很多失眠患者就會對與「床」相關的刺激也風聲鶴唳,進到臥房也會感到一股莫名的焦慮,因為寢室和睡覺有關。(自己睡不著就算了,腦海想著曾經的她和新的他,一起躺著它

很多失眠患者,睡不著就會想要換張床。到底更換寢具是否能助眠,可以看先前的文章:換張好床墊,就能好好睡一覺?改善睡眠環境比換床更重要

解決妙計:「重新配對」或「斷開連結」

要解決這種連結問題,要不就是重連,要不就是斷開。關於睡眠,就是要確保每次躺在床上都是想睡覺、舒服放鬆的,所以透過一種心理治療的技巧,稱為「刺激控制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 SCT)」,躺著睡不著就離開床舖,直到你能夠在床上安然入睡(延伸閱讀:改善失眠,先勇敢離開床舖吧!)。因為當您願意下定決心進行刺激控制法的治療,你同時在「重新(床舖-想睡)配對」或「斷開(床舖-失眠)連結」。

錯誤的連結,大多帶來傷心欲絕。